(中央社訊)在外國設電廠發展綠能等議題引起討論。新加坡有其戰略與計畫,包括從他國進口電能,短期內建立分散來源的區域電網與國際交易平台,進口低碳、有成本效率的能源,維持成本效益高的備用能源選項,以保障能源安全。
新加坡政府先前公佈2030年新加坡綠色發展藍圖,為城市綠化、永續生活以及綠色經濟等方面設定明確目標。然而新加坡國土只有700多平方公里,約台北市的2.6倍大,即使太陽能遍佈密集,發展大型再生能源成本仍高。新加坡設定2035年前進口6GW低碳電力(如太陽能、風能與水力)目標,亦與鄰近國家商討電力整合。
澳洲與新加坡的跨國公司太陽電纜(Sun Cable)近年推動「澳洲-亞洲電力連結」(Australia-Asia Power Link,AAPL)計畫,在澳洲北領地建造太陽能發電及儲能場,將電能輸至達爾文(Darwin)再輸至新加坡。澳洲8月批准打造「全球最大太陽能發電廠」計畫,將建設大型太陽能和電池農場,部分能源將出口到新加坡。
新加坡先前提出「邁向能源轉型2050」報告,認為包括氫氣、地熱與核能的能源科技發展、地緣經濟與國際碳價充滿不確定,但經濟成長、數位化、交通及其他部門電動化,電力需求必然提升,預估2022至2032年的複合年成長率為2.8%至3.2%。
駐新加坡代表童振源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表示,新加坡提出4大電力供應來源,包含天然氣、太陽能、進口電力與低碳新能源,更完整而言,新加坡政府提出9大戰略與2項計畫典範,以達成淨零碳排的能源轉型目標,並善加運用新加坡的科技研發能力與完善電網建設,創造新加坡企業發展綠能解決方案的商機。
童振源指出,新加坡從2022年開始從馬來西亞進口電力,短期內建立分散進口來源的區域電網與國際交易平台,進口低碳、有成本效率的能源,維持效益成本高的備用能源選項,以維持新加坡能源安全;而中長期而言,低碳氫能將在新加坡能源供應扮演重要角色,新加坡政府與國內外夥伴合作,提前投資氫能基礎設施與建立強韌的低碳氫能供應鏈。
童振源表示,戰略還包括更廣泛使用太陽能,大規模運用儲能裝備化解太陽能間歇性供應問題;新加坡運用科技研發生態系統及密集的城市電網,投資新興能源科技,讓星國成為創新永續能源解決方案的技術領先者。
隨著AI發展快速,電力需求隨之增加,亞洲人工智慧協會(Asia AI Association)媒體與出版首長謝偉鏗則告訴中央社,例如有關資料中心的AI運用依賴大量伺服器處理儲存數據,伺服器需要大量電力,而訓練AI模型也需要強大的計算能力及耗費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