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訊)為了鼓勵師生透過實際踏查了解家鄉人文、產業與地景,並以文字及繪畫記錄傳承家鄉特色及人文之美,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10多年來持續推動兒童家鄉故事繪本創作計畫,目前參與學校遍及台東、台南、嘉義、高雄以及屏東等地,5日在台北國際書展兒童沙龍舉辦計畫成果發表會,共有5所學校師生精心準備繪本行動劇、說唱舞蹈,呈現師生共創的家鄉繪本故事,吸引大小朋友佇足觀賞,場面十分熱鬧。
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10多年來持續推動兒童家鄉故事繪本創作計畫,今天(5日)在台北國際書展兒童沙龍舉辦計畫成果發表會,來自台南市的佳興國小、月津國小、長平國小、仙草實小以及台東縣東海國小的師生精心準備繪本行動劇、說唱舞蹈,呈現師生共創的家鄉繪本故事,繪本主題結合家鄉地景、文化、產業、環保等,內容豐富多元。
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盧彥芬指出,參與這項計畫的學校遍及全台多個鄉鎮市區,其中,台南市在去年已經集滿37個行政區的繪本創作。
台南市白河區仙草實驗小學校長李志軒表示,學校師生參與計畫已共創出3本繪本作品,創作主題包含白河的蓮花、關子嶺百年信仰「火王爺」以及關子嶺石灰產業的興衰,在創作初期,老師會帶孩子們拜訪當地耆老,李志軒認為這樣的互動交流、文化記憶的傳承,對孩子們來說相當難能可貴,在完成繪本作品之後,孩子們也以行動劇呈現繪本故事。李志軒說:『(原音)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我們在學校彩排的時候,我們那個保全爺爺還有我們的廚工阿姨看了都很感動,因為勾起他們童年的回憶,特別是像我們這一次的主題叫《承擔而行》,就是挑著扁擔從白河那個山腳到枕頭山去販賣一些像草仔粿、芋仔冰這種東西,其實這就是他們的童年記憶,我想,我覺得就達到一個很重要的目的是,連結過去這塊土地、過往的人們對我們這一個環境的感情,同時也讓我們的孩子更了解我們家鄉過去發生了什麼樣的故事。』
台南市政府教育局課程發展科專員陳冠樺表示,多年來,台南市政府持續推動閱讀教育,希望透過兒童家鄉故事繪本創作計畫,孩子們能夠在閱讀書本之餘,也綜合美感,發展說故事的能力,並將共創繪本故事以行動劇等方式展演出來;陳冠樺指出,台南市政府以每校新台幣6至8萬元的經費規模持續支持學校執行兒童家鄉故事繪本創作計畫,自2016年以來,共已出版88本繪本,另有8本正在創作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