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訊)食品檢驗對部落小農而言門檻過高,社福團體芥菜種會在偏鄉部落導入自然農業友善飼養模式生產雞蛋,並取得友善環境標章,透過社會企業「習得」品牌營運模式,從飼養、撿蛋到食品加工茶葉蛋,持續創造工作機會,幫助偏鄉產業發展。
食品檢驗對部落小農而言是一道高牆,不僅程序繁複、費用高昂,還需掌握專業知識與資源。芥菜種會透過資源整合,引入生產標準化流程,陪伴部落小農通過超過70項食品檢驗,讓部落產業逐步走向規模化經濟,改變偏鄉、部落工作機會有限與選擇不足等現況。
居住在南投縣信義鄉的35歲部落青年阿文,因故造成身體左手左腳半癱,並有心臟瓣膜等問題,身體障礙導致工作能力受限,已3年沒有工作,經芥菜種會培力後,透過「以工代賑」,阿文參與「習得蛋」的分蛋與盒裝,穩定經濟收入,重拾生活意義。
芥菜種會執行長李肇家表示,部落產業生產的蛋品不僅成為全台認養家庭的日常營養來源,日前更送至嘉義地震災區,為災民補充食物與能量,讓每個環節都有受助者的參與,成就從受助、自立,進而助人的循環。
芥菜種會關注土地與環境的永續性,攜手金寶集團實踐ESG企業永續發展,以「原民青年返鄉產業發展計畫」協助部落雞農發展,創造在地工作機會。芥菜種會呼籲企業投入社會參與,幫助偏鄉產業的發展,為環境永續與部落經濟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