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位處亞熱帶,由於病蟲害較溫帶多,因此從育種、耕作技術、資材與農機的開發,建立一系列的有機耕種知識與體系,有機耕地面積的占比在東北亞居冠。在全球追求有機的潮流下,台灣成功的經驗可以提供給同為亞熱帶國家參考。
坐擁花東縱谷與海岸山脈的花蓮壽豐鄉,山高天藍,仿此地勢而建的「有機農業研究中心」是東亞第一座有機農業研究中心。
場內設有八間環境調控的溫室,踏進其中一間,一陣涼意襲來。綠意盎然的藤蔓植物,已開出小巧玲瓏的白色花朵,農業部花蓮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花蓮農改場」)場長楊大吉指出,這是台灣首次自行培育的啤酒花。
位居亞熱帶的病蟲害挑戰
由於啤酒花屬於溫帶植物,地處亞熱帶的台灣全依賴進口。為了釀造出獨一無二專屬台灣口味的精釀啤酒,有機農業研究中心除了引進國外品種進行開花生理、病蟲害防治等研究外,還同步進行耐高溫啤酒花的育種工作,目前也到高山蔬菜的產區宜蘭縣大同鄉的四季、南山部落試種,經過成分分析,國產啤酒花確實有別於國外進口啤酒花的特殊風味與香氣。
在台灣培育啤酒花會遭遇溫帶種植不會有的病蟲害問題,這是地處亞熱帶農作物共同的宿命。花蓮農改場副場長宣大平「平靜」地說,溫帶因為天氣寒冷,病蟲害一場大雪就覆蓋掉了;台灣雨量多、有機質分解快,病蟲害防治相對難度高。
楊大吉也分享說,他去日本九州考察時,請教病蟲害防治的「撇步」,結果日本專家說,因為日本緯度高,幾乎沒有什麼病蟲害;反觀國內農友想從慣行農法轉作有機種植,前五年最大的門檻就是病蟲害防治。
由上而下,政府推動
1994年,農糧署在花蓮縣富里鄉學田村協助稻農簡明志,從一甲地開始全台第一塊有機種植的稻田。中興大學昆蟲系畢業的楊大吉記得很清楚,1986年到花蓮改良場服務的第一個任務,就是要對付有機水稻的害蟲。
因為農藥、除草劑都不能用,當時試了很多方法,例如遇到稻熱病就噴稀釋後的肉桂油、丁香油;米蟲、縱捲葉蟲的蟲害噴大蒜精很有效,原來縱捲葉蟲也不喜歡大蒜味。
30年後,全台有機耕作的面積達17,365公頃,有機稻田占了四分之一,其中,台灣每出產的兩包有機米,就有一包出自花蓮、宜蘭產區。
從育種到病蟲害防治,農政單位已為30 多種作物發展出「有機種植寶典與體系」,包括適地適種,病蟲害防治、施肥等整合性作法,可以提供同屬熱帶的印度、亞熱帶的東南亞國家參考與解方,拓展有機種植的面積。
「天然ㄟ 」尚好!
以病蟲害防治來說,各地農改場研發出有機可用的「資材」來取代農藥、除草劑,包括微生物肥料、維生物製劑、植物萃取物。
楊大吉舉例說,萃取自苦茶油粕,再加入秘密配方製作的植物萃取物,所製作的HLST合劑是蚜蟲、粉蝨、紅蜘蛛、薊馬等小型害蟲的剋星,噴一噴,有助抑制蔬菜、果樹、花卉的病害,對文旦與柑橘類的黑點病與綠黴病等病害也有效。
還有很多農作物一旦染上細菌性的軟腐病,形同「無藥可醫」,讓農民很頭痛。但目前已一支微生物製劑「HL_PBS」,正在進行農藥有機驗證的登記,這也是國內唯一針對青蔥、葉菜類等菜蔬軟腐病有效的製劑。
「土壤是一座寶庫」,他透露,這支「HL_PBS」製劑是從有抵抗力的健康植物體根部以及附近土壤中,篩出有益的微生物菌種,進行培養,前置作業雖像是大海撈針,評估過程也花了很長的時間,但製成後,農友發現效果好奔相走告。
不只國內使用,楊大吉說,世界各國也在尋找好的有機資材,尤其東南亞國家可用資材更少。台灣研發的資材,例如針對枯草桿菌的微生物製劑具有廣效性,已有廠商計劃在台灣生產,外銷至馬來西亞、越南等國。
成功的台灣經驗,多管齊下
為了讓農民願意從慣行農法轉作有機,全台各地農改場從選育抗病、耐逆境、耐病毒的品種著手,例如耐熱的番茄、青蔥,抗病的南瓜等,藉此減少農藥的使用,同時為因應氣候變遷作準備。
至於進入第二個五年有機耕作的農民,進行輪作或是兼作的田間管理是維持有機種植的祕訣。楊大吉說,不同農作物會吸引不同的害蟲,輪作讓每一期的害蟲不至影響下一期。方法之二是兼作,因為不同的作物,病蟲害也不同。同一塊田裡,同時種植瓜類、茄類、豆類,等於是分散風險。
2009年農糧署提出「有機農業倍增計畫」,協同台糖、退輔會等單位所轄土地,鼓勵承租的農民如果進行有機種植,可以享有租金減免或是優先承租權。在政策的鼓勵下,有機種植面積,三年內從2000公頃增加至5000公頃。
農糧署2017年起祭出補助,鼓勵中小學營養午餐使用有機蔬菜,在政策的支持下,有機蔬菜耕種面積至今已超過有機水稻的面積。還有宜蘭羅東、花蓮鳳榮地區生產有機豆奶,提供給在地鄉鎮學校學童作為飲品,也間接鼓勵有機種植的大豆農友。
機器取代人工,效率與效益兼具
但真正鼓勵農民繼續擴大有機耕種面積的重要誘因,是農機取代人工。有機種植不能灑除草劑,如何因應「春風吹又生」的雜草?宣大平說,1990年代的農民只能「挲草」(so-tsháu),後來建議農民購買日本的水田動力除草機,但是旱田沒有除草機。
以大豆種植為例,光是徒手拔幾分地的雜草或用鐮刀除草,就讓想要跨進有機種植農民退避三舍。還有選豆也是一件苦差事,小農買不起上百萬元的選豆機,只能用眼睛、徒手挑豆,總是挑到眼睛挩窗(thuah-thang)。
花蓮農改場所幸自行開發旱田除草機,農民坐在除草機上,一次個可以「耙」四個溝,斬草除根,立竿見影;接著開發只要六萬元的「大豆跑步機」,就像人的跑步機一樣,鋁帶式的設計,可以篩出大、小粒徑的豆子,還可以過濾出有雜質的壞豆。以前要花兩星期徒手選豆,大豆放到跑步機「跑一跑」,二小時即可完成「選豆」作業。
花蓮的大豆種植面積在政策的鼓勵與農機的助跑下,從原先只有幾公頃的種植面積增加至600公頃;而且有機大豆種植面積就佔了300公頃。
起初是因為農友生產成本太高,單單每公斤生產成本高達50元以上,多管齊下以後,現每公斤生產成本降至10元左右。楊大吉認為,針對效率與效益解決農友的痛點,是成功的主因。
150種有機認證的作物,目前已出版約30-40種的有機種植聖經。有位從來沒有種過大豆的農民,自稱「照本宣科」,從選種、施肥,病蟲害防治的資材,就把大豆種得很好。
有機種植的稻米更是青出於藍。2024年台灣稻米達人選拔,僅限取得產銷履歷、有機驗證、或友善環境耕種者才能參選,吸引811位農友參選,最後入選20組所種的稻米香Q彈牙,可見農友控肥技術與栽培技術優良。
研究稻米出身的宣大平更推薦,宜蘭縣五結鄉的夢田越光米,並非抗病抗蟲的品種,但農民仍能採取有機栽種,並且回銷日本。
有機新概念,生態農業
台灣推動有機耕種明(2025)年將進入第四個十年,楊大吉說,有機農業不再只是沒有噴農藥,有機農業的核心概念,是將生態理念落實到環境營造上,發展生物多樣性有助有機農業的拓展。
他舉例,例如病蟲害防治就不只是預防或是發病後的防治,而是用環境營造的方式,例如種植綠籬或是開花植物,引來寄生蜂、瓢蟲來駐足,營造天敵的家,以物剋物,防治害蟲;或是種植草毯趕走雜草,形成草毯優勢,這就是生態農業的概念。
政府也挹注資源,例如提供在地環境給付、綠色補貼,讓有理念發展生態的農民,也能顧及溫飽,例如在石虎、草鴞等生態敏感地區, 對採取有機種植的農民疊加補助。
有機生態村,國際新亮點
最新的政策是要在2040年達到四萬公頃。支持這項目標的基礎,是2000年在花蓮富里鄉建構全國第一個羅山有機村,逐漸發展成有機群聚,再以有機包圍慣行,逐步發展為「有機促進區」。
配合「有機農場生態化,生態農場有機化」的理念,消費者實際走訪有機農場,可以體驗有機農產品的美好,體會農友的投入。生態農場成為台灣在國際推廣有機農業的亮點。
國際有機農業聯盟(IFOAM)三年一度舉辦有機世界大會,今年首度由台灣承辦,除了研討會之外,主辦單位特別安排「台灣有機生態之旅」。邀請印度、瑞士、美國、加拿大與英國的有機農業中心專家,一起到有機研究中心,了解台灣推廣永續的農耕方式與政策,另外安排到馬太鞍部落保留傳統的「巴拉告」」(palakaw)生態捕魚法;造訪羅山有機村,體驗用花蓮一號的有機大豆磨豆漿、作火山豆腐的樂趣;接著到織羅部落視察綠籬、草毯等生態有機方法所栽植紅米、紫糯米、小米的成果。
楊大吉指出,有機農業研究中心明年將與亞洲與太平洋糧食與肥料中心(FFTC)進行交流,「原鄉生態農業」將是展示的亮點。馬太鞍、太巴塱部落種植的大豆、野菜、樹豆、紅藜、馬告等傳統作物,消費者透過購買支持,讓原住民在部落裡生活,透過有機種植維持部落的環境、生物多樣性,把傳統文化延續下來。
從這些生態農場可以看到,用機生態農業讓花蓮好,拓展到台灣好,但台灣好也要讓世界好,大家共好,一起好。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