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僑務電子報

:::

醫師倡低蛋白飲食 有效控制慢性腎臟疾病

2020-07-24
中央社訊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Line 分享至twitter
腎臟病防治基金會執行長林裕峯(左2)、雙和醫院院長吳麥斯(右2)等21日在記者會強調飲食對腎臟病患的重要,推出「豐腎食堂」系列料理課程,並發行低蛋白食譜、點心特輯,讓病患能與家人一同用餐。(中央社提供)
腎臟病防治基金會執行長林裕峯(左2)、雙和醫院院長吳麥斯(右2)等21日在記者會強調飲食對腎臟病患的重要,推出「豐腎食堂」系列料理課程,並發行低蛋白食譜、點心特輯,讓病患能與家人一同用餐。(中央社提供)

(中央社訊)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院長吳麥斯21日說,慢性腎臟病人飲食除低鈉、低磷、低鉀,更重要低蛋白;腎臟病防治基金會執行長林裕峯說,低蛋白飲食有助輔助腎臟病治療。

低蛋白飲食是指一天攝取的蛋白質量小於0.8克/每人每公斤體重,即體重60公斤的慢性腎臟病患者,一天攝取的蛋白質量應少於48克,攝取越少蛋白質,越能降低含氮廢物產生,而含氮廢物需經腎臟代謝,越少含氮廢物表示腎臟負擔越小。

慢性腎臟疾病為衛福部中央健康保險署公布去年全台10大最花錢疾病第一名,治療費達新台幣533億元,全台洗腎人口攀升到9.2萬人、慢性腎臟病患者為200多萬人。患者除用藥控制病情,飲食方面常毫無頭緒。

腎臟病防治基金會上午在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行記者會,吳麥斯會中表示,腎臟病患者需以「低蛋白、高熱量」為飲食原則,大多數人認為吃得少就是健康,但每餐熱量攝取不足,身體無法獲得足夠熱量,會變相分解體蛋白、產生含氮廢物,更增腎臟負荷。

腎臟病防治基金會秘書長吳苡璉表示,近年外食族病友增加,也許沒時間做料理,但飲食也不能隨便,她建議患者可選擇自助餐,「菜色多元,份量可以自己決定」。腎臟病患者可選多醣、多油食物補足熱量,但要特別注意肉類中含蛋白質部分。

腎臟防治基金會近年創辦 「豐腎食堂」,希望有益於腎臟病患者飲食調配,由營養師、衛教師與廚師攜手研製並發行低蛋白料理食譜、透析飲食手冊等,希望病患和家人們能一同回到餐桌用餐。

相關新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