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僑務電子報

:::

顛覆你的想像!愛達荷開礦史突顯華人競爭優勢

2021-11-15
西雅圖文教新聞志工蔡佳珍提供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Line 分享至twitter
給予愛星 0
關鍵字
博伊西州立大學人類學系教授余琲琳
博伊西州立大學人類學系教授余琲琳
愛達荷礦業暨地質博物館館長Stephen Cox
愛達荷礦業暨地質博物館館長Stephen Cox
愛達荷礦業暨地質博物館副館長Terry Panhorst
愛達荷礦業暨地質博物館副館長Terry Panhorst

走在愛達荷首府博伊西市的街頭,亞裔臉孔可用「屈指可數」來形容。然而根據美國於1870年所做的第九次人口普查,愛達荷的華人人口比例居全美之冠,高達28.5%(加州為9%)。在博伊西盆地(Boise Basin)更有近半數為華人。到了1880-1890年代,Warren和Pierce這兩個城鎮的華人甚至高達84%,稱其為中國城也不為過。他們大多是到愛達荷淘金的礦工。

自1850年代便有至少十多個不同族裔的淘金客從加州來到愛達荷。當時鐵路尚未開通,路途遙遠艱辛,有至少兩批準備進入愛達荷淘金的華人在途中慘遭美國印第安人屠殺,傷亡慘重。即使安然到了愛達荷,在淘金客當中,華人在外表、體型、文化上都屬於「異類」,因此在聯邦、州和地方層級均飽受各種形式的歧視。例如,白人工資每日3元,而華人工資只有1.25~2.5元。又例如政府針對華人徵收懲罰性稅賦,幫助白人減少來自華人的競爭等等。然而,即便在這種「前有埋伏、後有追兵」的逆境之下,貌似面黃肌瘦的華人居然能在開礦這個勞力密集產業逐漸展露頭角,在這個蠻荒之地,硬是創造了一番榮景,甚至支撐了一些城鎮的經濟與稅收,原因何在?

博伊西州立大學(Boise State University)人類學系教授余琲琳(Yu Pei-lin)指出,很多人以為19世紀到美國淘金的華人都是貧困潦倒、走投無路的農民工,但實際上以廣東為主的中國東南沿海人民很早就開始到東南亞各地淘金挖礦,積累了大量技術和經驗,於是在舊金山淘金熱時來到美國,後又輾轉到了愛達荷。所以首要條件是他們本身在開礦方面已有一技之長。

其次是組織完善,他們有互助會介紹工作、安排住宿,甚至在礦工不幸身故時能協助運送遺體返鄉,成為礦工的强大後盾。第三,他們就地取材,因地制宜。例如依地形搭建半地下的小屋,雖然極其簡陋但冬暖夏凉,而且至今仍屹立不搖。他們建造水車,妥善管理水資源,保障了生活和工作用水。

最重要的是他們大多身體強健,因為華人所到之處必種菜、養豬、養雞,得以攝取均衡的營養,而只吃罐頭的白人則易因維生素不足而生病。華人克勤克儉,白人不肯吃的內臟、豬腳等,在華人眼中都是不可多得的美味。另有研究顯示,他們飲用大量的茶,這似乎有助於增強他們的免疫力。

愛達荷礦業暨地質博物館館長Stephen Cox先生則表示,華人礦工的特點就是堅忍不拔,埋頭苦幹。有些白人見產出不如從前,便以脈礦開採(lode mining)取代河床淘金(placer mining),或者乾脆將採礦權賣給華人。但白人的先進設備需要較多水資源,而河水乾涸或冰封時便被迫停機。相較之下,華人礦工雖沒有錢引進新設備,但最大的本事就是耐性,而在河床淘金也不需要太多的水,因此能夠運作的時間反而比白人多。

副館長Terry Panhorst博士補充說,來到愛達荷的華人礦工多數是從加州礦區而來,他們基本上已經適應了北美的氣候型態,而且大多已具備開礦經驗,因此可以說是在不同的環境運用相同的專業。

華人礦工離鄉背井,飽嚐辛酸,但卻仍能艱苦卓絕開創一片天,讓其他族裔的礦工難以望其項背,說穿了就是憑藉著「窮則變、變則通」的本領。在一百多年前的愛達荷是如此,現今在世界各地各行各業打拼的僑民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相關新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