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僑務電子報

:::

對接台灣優勢!童振源首曝訪美20天跑10座城市 僑委會工作亮點一次看

2022-01-06
ETtoday授權提供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Line 分享至twitter
對接台灣優勢!童振源首曝訪美20天跑10座城市 僑委會工作亮點一次看
對接台灣優勢!童振源首曝訪美20天跑10座城市 僑委會工作亮點一次看

過去兩年來,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對於要全世界跑透透,照顧每一位僑民的僑委會委員長童振源來說,工作更顯嚴峻,不過,他以數位化、資訊化、國際化的概念,成功整合僑務工作,在疫情趨緩之際,成功出訪美國10座城市,與當地僑界﹑商界等團體進行了面對面的溝通,在他的領導下,僑委會去年也繳出了一張亮眼的成績單。

童振源訪美完成3任務

「這趟到美國大概17天,加上飛機時間將近20天,這20天去了10座城市。」童振源說,這趟出訪有三個目的,第一個就是「台灣華語文中心」的開幕。

事實上,僑委會為掌握海外華語文市場擴展的契機,訂定了「海外華語文學習深耕計畫」,並在歐美地區設立18所「台灣華語文學習中心」,美國已成立15所,歐洲有3所(德國、英國、法國)。因此,童振源在美國疫情稍為趨緩之際,於8月29日至9月17日,率團出訪美國東西岸共計10座城市。

童振源說,他跟僑團、僑胞見面,他到僑委會以來,一年多時間幾乎都沒有出國,相較於過去的委員長,四年達成100萬公里,等於一年25萬公里,地球6圈半,可說是全世界在跑。

對於上任委員長後卻遲遲無法前往各地與僑界僑胞互動,童振源表示,大家可以理解是因為疫情因素,但美國在去年六月大量解封,很多僑胞也希望可以來互動,不過在討論過程中有一點曲折,因為美國在7月份疫情又回升,竄升到10萬、12萬(確診)。

童振源說,後來內部同仁討論,8月底到底要不要出訪時,他堅定地告訴同仁,僑胞都不怕了,那他們還怕什麼,僑胞就在那裡生活,都打了疫苗且不怕,那他為何不能夠出訪,「回來隔離是我們的責任,出去時候防疫工作應該不用擔心,如果擔心那僑胞生活怎麼辦?」因此,最終成功率團出訪,與在外僑胞面對面互動,不再只是透過視訊。

對於第三個出訪目的,童振源表示,「我非常重視僑青,我在泰國的時候就知道僑青的重要性。」他說,自己剛去泰國擔任駐泰代表時,泰國科技部副部長告訴他,只要把僑青的工作做好就成功了,因為僑青的潛力非常大,如果可以運用僑青,未來在整個產業,未來台灣文化傳承與僑團的發展都會非常成功,「這次我跟同仁說,每一個地方我都要跟僑青見面,跟青商會見面,10個城市基本上都有青商可以互動」。

僑委會2021年10大工作亮點

在疫情衝擊下,童振源雖然無法全世界跑透透,但他仍以資訊化、智慧化、全球化的概念,成功推動諸多僑務工作。他也列出10大僑委會在2021年的工作量點。

首先,就是推動「華語文中心」,僑委會在去年12月啟動台美教育倡議,僑委會負責僑校,全世界有1029家,美國有361家、歐洲68家,歐美加起來共有600多位台裔華語教師。

童振源說,去年成立了18所,目前都還不錯,不論是當地官員、國會議員、政商名流等都有參加,在去年到今年也編撰新的教科書,而且針對「成人」,這是第一次將教科書內容邁入成人,教科書名稱叫《來,學華語》。

第二部分,僑委會致力於對接台灣優勢,協助全球台商佈局發展,在今年3月份,有10大智庫組成「全球僑台商產業升級技術方案」。每一個智庫都做6件事,包括:設立單一數位聯絡窗口、整合手冊、直播介紹、參訪、進行交流,以及進行媒合工作。

第三部分是「培育青商,協助台商建立品牌」」。童振源說,他要培育青商的潛能,同時協助台商建立品牌,在去年辦理第一屆全球青商選拔賽,第一次辦就受到非常大歡迎。此外,在建立品牌方面,他則用共同通路來行銷,以最少成本透過官方網站、Line帳號、臉書,加上一些承辦單位各種數位行銷跟策展網站,把台商的品牌打造出來。

第四部分是「青年接班,培訓專業知識」。童振源說,首次舉辦全球青年僑務會議,來自25個國家、96位青年,透過各種溝通跟青商、青年會盡量來做交流,希望能達成四個目標,分別是:熟悉台灣、認同台灣、支持台灣,以及僑團傳承。

第五個部分是首創「越南國際醫療整合服務方案」。童振源說,他在泰國的時候認為,醫療是台灣很大的優勢,回到台灣之後也很快來推動,不過當時遇到三大瓶頸,分別是「金流、資訊流與人流」。在「金流」方面,大家到台灣但不認識台灣,不知道需要多少錢,這樣國際醫療很難做起來,所以需要保險公司;而「資訊流」方面,需要有轉介中心,否則大家不知道要到榮總,還是到台大,或是要看一位醫師;再來是「人流」問題,大家到台灣旅遊,需要各種協助,不是人來就來,有很多問題要解決。

童振源表示,他花了一年時間跟衛福部、台灣醫療健康產業卓越基金會溝通,與台灣48家醫院來參與計畫,最後金管會建議,只有越南可以做。不過,最終有五大特色,包括:醫療保險、線上醫療諮詢、當地國際醫療、國際醫療服務,以及回台健康檢查與醫美。

在新科技的應用上,僑委會去年也運用了AI帶動華語文學習的熱潮,例如,華語口說競賽、華語歌唱與作文比賽。舉例來說,今年僑委會辦理全球華語歌唱比賽,第一關就是用AI,第二關錄影,第三關進行專業錄影。

童振源說,僑委會跟師大團體合作,用人工智慧訓練、分級,海外考試第一關就用AI,第二關是監考,用這樣方式辦理全球性的競賽,運用科技擴大連結跟服務。

在僑委會整合僑界能量共同推動僑務工作。童振源說,僑委會總共262人,全世界有38個據點,共58位同仁,海內外加起來僅320位同仁,但要服務205萬台僑、4900萬華人,這是不可能的。

不過,童振源說,資源不會只有這樣,台灣資源跟海外僑界資源就是他的資源,今年他就從僑務委員開始進行調查,共有174位回應,表示願意幫助僑委會,資料列出來厚厚一疊。其中有46位希望針對「農業」進行協助,因此他找來農科院溝通,提出一個「國際農業代表」的方案,讓這些人擔任農科院國際農業代表,做三件事,包括:資訊推廣,幫農科院推出去,第二是協助台灣企業跟當地媒合,最後是協助海外台商回台投資農業。

值得一提的是,僑委會去年也成立「全球僑民法律諮詢顧問團」。童振源認為,在海外遇到最大困難之一,很重要因素是法律問題,法律問題如果寫錯,搞不好就是二、三十年成本。因此,他在泰國時就成立類似的機制,在回台之後,就跟全國律師聯合全聯會溝通,經過一年時間,今年八月正式成案,國內30位律師、海外37位律師,總共67位律師,可以針對法律進行諮詢。

談到第八個工作成績,童振源表示,他透過數位、多語言方式,進行招生留用人才,今年特別做網站、多國語言,尤其是印尼語跟越南語,招生手冊也必須要有兩個語言,所以今年錄取產學攜手合作學生專班破歷史紀錄。

另一個專班是「海外青年技術訓練班」,這已經58年歷史,過去多數是馬來西亞學生,現在遇到很大瓶頸,但後來在勞動部跟教育部支持下,現在可以給他兩年學位,且留在台灣工作。

「發揮草根外交力量,協助台灣加入國際組織。」童振源表示,這是第九項工作,雖然過去都有在做,但這兩年台灣受到的關注跟稱讚很多,他9月到紐約放天燈,也配合外交部呼籲各國正視台灣加入國際組織的聲音。

童振源說,今年也推動加入CPTPP,甚至台灣總會成立委員會,許多地方僑團跟僑務委員也都有投書或參加公聽會,台商更通過決議要跟當地政府來溝通。

最後,僑委會去年也協助解決農業問題,對外號召僑胞挺台灣農產品,包括企業團購、民眾採買,跟產地買、跟外銷買等,非常多企業響應跟支持,統計全球訂購台灣鳳梨有664噸,加工品以美國最多,新鮮品則是東南亞較多。

相關新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