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僑務電子報

:::

汪思廷創生第一屆「愛丁堡臺灣藝術節」

2022-10-05
林育嫺提供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Line 分享至twitter
給予愛星 56
「第一屆愛丁堡臺灣藝術節」是由臺灣藝術家自主發起的「零經費」聯展
「第一屆愛丁堡臺灣藝術節」是由臺灣藝術家自主發起的「零經費」聯展
十位視覺藝術家與作家在愛丁堡五個展場展出作品
十位視覺藝術家與作家在愛丁堡五個展場展出作品
駐英國代表處愛丁堡辦事處處長張嘉政到場致詞祝賀
駐英國代表處愛丁堡辦事處處長張嘉政到場致詞祝賀
為期一個月的藝文活動,在愛丁堡開枝散葉,歡迎共襄盛舉。
為期一個月的藝文活動,在愛丁堡開枝散葉,歡迎共襄盛舉。

在初秋的愛丁堡咖啡廳內,昏黃的燈光與熱絡的人潮,點亮並溫暖了這個建城近七百年的蘇格蘭古城。場內的主角們,是一群來自臺灣的藝術家,而她們的作品,此時正開枝散葉在充滿人文氣息的愛丁堡巷弄街角。

這是第一屆愛丁堡臺灣藝術節(Taiwan Arts Festival Edingburgh,TAFE )的開幕酒會,正式揭開展期至10月30日的臺灣藝術家聯展。晚會現場除了參展藝術家,更聚集了臺英兩地的文藝創作者、導演和臺商們,駐英國代表處愛丁堡辦事處處長張嘉政也到場致詞,獻上祝賀。

有別於享負國際盛名的「愛丁堡國際藝術節」、和由臺灣文化部支持的「愛丁堡藝穗節臺灣季」,相比起來,愛丁堡臺灣藝術節是百分百由在地臺灣藝術家「自主發起」的一場文化饗宴。

共集結十位臺灣視覺藝術家與作家,在當地餐館、咖啡廳、髮廊共五個展場進行聯展(見註),展出作品包括插畫、油畫、炭筆、水彩、印花設計、攝影、小說、短片等跨領域媒材,為期一個月的藝術節期間,也將舉辦共七場體驗工作坊、三場小說家與攝影家座談會、與三場線上與實體藝術導覽。

另外,與愛丁堡當地的專業藝廊「BirdsNest Gallery」,共同策劃主題為「Root Flow」的線上展覽,由藝廊挑選其中五位臺灣藝術家,加入另外五位英國藝術家,讓作品在網路空間對話。

初生之犢不畏虎,促成美麗的意外

「我們帶著不同的故事從臺灣來到蘇格蘭,隨著時間的積累,慢慢地散開枝葉,像是不斷向上茁壯的樹木,長出屬於自己獨特的樣子。根植於這樣的概念,我們在愛丁堡的五個展覽空間以樹木的成長階段命名為五個子題:胚根、破土、萌芽、開枝、花開。」

寫下這段展場論述的,正是這個藝術節的幕後推手—纖維創作藝術家汪思廷(Sherry Wang)。時間倒回到今年五月,陪伴丈夫到愛丁堡唸書的汪思廷,站在專職創作與降階求職的人生岔路口,在與友人的餐會上臨時起意,幫台商新開幕的餐館牆面掛上幾幅畫作。

一個不經意的念頭,沒想到點燃了汪思廷的策展魂。

過去在臺灣曾租下工作室,開教學工作坊、辦展、辦講座的她,就讀研究所時的論文主題便是研究「台北大稻埕國際藝術節」、和「皆大歡喜社區藝術節」二個藝術節,田野研究與實習的一年半間,內心深處埋下籌劃藝術節的想望:「根本不敢說這是夢想,就算要達成大概是十多年後的事。」當時的汪思廷把這個遙不可及的夢想,埋在現實生活的最最最底層。

命運的安排總是出現在生命的轉彎處,身處與歷史上著名哲學家、藝術家、音樂家與作家們呼吸、創作的愛丁堡土地上,似乎給了汪思廷一份無限大的勇氣。

「不然就試試看吧!」1992年次的她心一橫,在臉書社群上徵召參展藝術家,很快便集結多位創作者表達參與意願,甚至一度討論鋼琴家和表演藝術家等跨媒介參展的可行性。但最後因沒有經費,只能先縮小野心,回歸初心,從視覺設計家和作家開始。

藝術家找齊了,汪思廷自然扛起總召和策展人的角色,與藝術家們溝通策展想法、構思規劃展覽主軸、一封封陌生信件詢問咖啡廳等場地免費使用的可能性、參加各種建立人脈的場合推廣辦展理念、並在臉書社團號召志工,辦線上說明會等,所有環節都是來來回回數度溝通,這對不愛社交、喜愛獨處和自己對話的藝術家而言,實為一大挑戰。

眾「志」成城,靠志工們善意推動零經費的藝術節

天助自助者,剛開始一切都算順利,志工說明會受到熱烈迴響,甚至從原先兩場加開到六場,召集了二十多位志工。汪思廷自己則攬下行銷工作,最重要的財務會計、文宣視覺設計、募資影片製作人、活動紀實攝影師、開幕晚會主持人、佈展幫手等,甚至完整採訪剪輯參展藝術家的Podcast製作人,都是靠著無償善意,以實際行動支持並共同催生愛丁堡臺灣藝術節。

然而,零經費,零贊助,要統整資源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最初,藝術節希望能以專業藝廊作為主展場,汪思廷透過自己長期建立的人脈,將資源分享出來,花了二個多月與藝廊不斷溝通理念、取得信任,完整策展概念規劃出來後,藝廊提出只能挑選五位藝術家的想法。汪思廷完全理解藝廊的立場,但為求公平,表達十位藝術家共進退的堅持,並且努力嘗試溝通如快閃店等不同展出形式的可行性。

當時收到藝廊報價時,所有參展藝術家直接倒吸一口氣,全數噤聲,再加上十選五的壓力,幾乎讓汪思廷一度崩潰,「我當時已經做好自己付(錢)的準備,」她牙一咬,打算硬著頭皮靠先生和公婆支應。還好天公疼認真的人,峰迴路轉最後闢出線上聯展的新徑!這件事也讓整個團隊正視到,從佈展到展覽完畢長達半年間,都得面對「沒錢」這件事。

汪思廷強忍內心的焦慮,再度扛氣開疆闢土的重大責任,面對一連串預期之外的挑戰。積極研究民間募資平臺的運作模式,選擇透過「嘖嘖」募資;同時打聽官方贊助管道,成立正式英國社團以申請臺灣政府補助,最後爭取到僑委會的贊助,也獲得文化部與駐英國代表處倫敦辦事處等相關單位對藝術節的關注與認同。

相信曾經處理過英國政府單位申請流程的人,都會對如無間地獄輪迴般的英文申請過程,留下無法抹滅的深刻印象。汪思廷說,自己來愛丁堡是從與語言學校開始,英文能力並不像資深移民那麼好,看見厚達十幾頁的社團申請表上密密麻麻的英文申論題,又攸關經費申請的成敗,每一字句皆不能出錯,「只覺得心累」,汪思廷採訪過程中不斷感謝二位陪著她熬夜一字一句完成申請表的戰友們。

咬牙苦撐,串連臺灣精神滋養藝術節大樹

另外,志工管理的難,從當時招募的二十多人志工團隊,最後真正參與卻僅剩三人,便能看出。尤其在「無償」的這個基礎上,,無法以權力關係約束或要求,全靠「希望臺灣藝術家能被看見」的共同信念,將彼此集結走在同一條路上。

「藝術家參與時,其實也不知道自己是主辦單位的一員。」此次參展的插畫家、兒童繪本作家顏銘儀(Trista),半開玩笑地用一句話精準點出認知落差。

可以想像心態的分歧伴隨而來的種種困境,加上所有參與者來自不同背景、在辦展前也完全互不認識,在籌備藝術節這件事情上,大家更都是新手。汪思廷感謝不計較時間、金錢成本的參與者,若沒有所有人無私的存在,臺灣藝術節可能在籌劃的某個環節就斷鏈了,或僅有策展人一人孤軍奮戰,都不可能看見這棵大樹的開枝散葉。

「如果不是因為她(汪思廷),我自己是不會有這樣的project,」做事俐落、口條清晰有條理的Trista分析,總召這個位置責任太大,事情真的太多,當你謹慎評估背後的困難後,基本上就不會去起這樣的頭,「這是非常燃燒熱情的事,我很佩服她敢做這件事情的勇氣。」

原本打算用業餘時間籌劃藝術節的汪思廷,半年來時常熬夜工作到凌晨二、三點,「無償在做一件正職的工作!」雖然她如此調侃自己,但同時卻也非常珍惜這個能跳脫藝術家身份的策展經驗。「明年我先生會回臺灣做田野調查,我選擇留在愛丁堡。」言下之意,第二屆藝術節的種子也正在醞釀中,讓我們一同拭目以待。

 

註一:參展臺灣藝術家(依姓氏筆畫排序):朱懿誼 (Rebecca Chu)、邱常婷 (Chiou Charng-Ting)、邱子洛(Rachel Chiu)、汪思廷 (Sherry Wang)、洪文德 (Kent Hung)、陳思穎 (Szu-Ying Chen) 、黃郁棠 (Oliver Huang)、蔡麗娜 (Li-nan Tsai McClellan)、謝馥菁 (Dawn Sweet)、顏銘儀 (Trista Yen)

註二:五個展場包含Te-bi Island, PANG, RORO Tea, Arno & Ringo Cafe「The Glock」旮旯) 和Asian hair salon Edinburgh

註三:愛丁堡臺灣藝術節Podcasts https://taiwanarts.online/

註四:愛丁堡臺灣藝術節募資網站 https://www.zeczec.com/projects/taiwan-arts-festival

相關新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