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僑務電子報

:::

台灣生物多樣性有1001處秘境 號召公民來記錄

2022-10-06
中央社提供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Line 分享至twitter
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5日舉行「台灣的生物多樣性開放資料成長與空缺」記者會指出,納入公民上傳生物資料在內的「台灣生物多樣性網絡」,迄今已蒐羅1700萬筆生物分布資料,且統計從2000年迄今資料所覆蓋的陸域面積,也從35%上升到78%。
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5日舉行「台灣的生物多樣性開放資料成長與空缺」記者會指出,納入公民上傳生物資料在內的「台灣生物多樣性網絡」,迄今已蒐羅1700萬筆生物分布資料,且統計從2000年迄今資料所覆蓋的陸域面積,也從35%上升到78%。

特生中心表示,「台灣生物多樣性網絡」網站蒐羅1700萬筆生物分布資料,2000年迄今資料覆蓋陸域78%,約剩2成尚無資料,其中2%、1001處秘境可到達,號召公民前往記錄上傳。

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5日召開「台灣的生物多樣性開放資料成長與空缺」記者會。特生中心助理研究員柯智仁指出,納入公民上傳的生物資料在內的「台灣生物多樣性網絡」,迄今已蒐羅1700萬筆生物分布資料,且統計從2000年迄今的資料所覆蓋的陸域面積,從35%上升到78%。

他並說,扣除上述已經蒐羅生物分布資料的陸域面積,還剩22%、約2成沒有任何生物資料,其中2%、約1001處是一般人可以輕易到達的,希望公民前往,並運用以下所述幾個平台,上傳觀察、記錄到生物資訊。

這幾個平台包含愛自然(iNaturalist)、eBird,或是由特生中心所推動的各項公民科學計畫,例如:路殺社、暮光之城—蛾類世界、台灣爬行類回報、台灣蛛式會社、台灣維管束植物調查及物候觀察、全面網螺調查計畫、獺足金門、蝸蝸園-台灣陸生蝸牛交流園地等。

想知道特生中心評估一般人可到達還沒有生物分布資料的2%陸域面積,可至「台灣生物多樣性網絡」點選「看資料視覺化」,然後點開標題「物種數分布圖Species Richness」旁的橫線方塊,點入「資料空缺圖台」,即可見全台1001處一般人可輕易到達、但尚無生物資料的地點,每一處都以紅點做標示。

且此標示紅點的台灣圖上方的文字段落裡,可見藍色字體的「Google線上地圖」字樣,點開後有結合Google地圖功能、可進行導航的台灣地圖可運用。

特生中心主任楊嘉棟說,台灣目前蒐羅的生物筆數在亞洲僅次於印度,但印度人口、面積比台灣大很多,累計蒐羅快4000萬筆;台灣今年可望突破1800萬筆。

柯智仁補充,若以不同類群生物資料統計,目前全台蒐羅的生物,陸域脊椎動物包含鳥類、哺乳類等占整體資料71%;比較不易觀察、記錄的水域生物,包含魚類與水棲昆蟲等僅占整體資料的5%(含淡水、鹹水生物)。

相關新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