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僑務電子報

:::

從企業家到慈善家 臺商彭鈴鈴將翻轉生命的機會帶到世界貧困角落

2022-11-25
林育嫺提供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Line 分享至twitter
給予愛星 105
從成功企業家到慈善事業家,彭鈴鈴用美麗的笑容傳遞「施比受更有福」
從成功企業家到慈善事業家,彭鈴鈴用美麗的笑容傳遞「施比受更有福」
彭鈴鈴主理的臺式餐車 LingLing’s Steam Kitchen,2015年贏得當地「The Cambridge Food & Drink Awards」的「Street Food of the Year」最佳美食獎項
彭鈴鈴主理的臺式餐車 LingLing’s Steam Kitchen,2015年贏得當地「The Cambridge Food & Drink Awards」的「Street Food of the Year」最佳美食獎項
彭鈴鈴的惻隱之心和成功女企業家身份,讓英國慈善機構 Saints’ Projects Trust創辦人認定她為Trustee典範。圖中為SPT董事Richard Higginson,圖右為創辦人、現任主席Mark Mills-Powell
彭鈴鈴的惻隱之心和成功女企業家身份,讓英國慈善機構 Saints’ Projects Trust創辦人認定她為Trustee典範。圖中為SPT董事Richard Higginson,圖右為創辦人、現任主席Mark Mills-Powell
SPT資助的 「Uganda sister R&R 重生計畫」,其中一個sister Christine 創業,彭鈴鈴幫她試菜
SPT資助的 「Uganda sister R&R 重生計畫」,其中一個sister Christine 創業,彭鈴鈴幫她試菜
資助偏遠教育是彭鈴鈴慈善事業中最重要的項目之一
資助偏遠教育是彭鈴鈴慈善事業中最重要的項目之一

在非洲烏干達,有個二十一歲的女孩,HIV(人類免疫缺乏病毒) 帶原者。十二歲時被強暴,十三歲生下第一個孩子,在窮困山區獨自撫養三個小孩,最大的八歲,最小的十個月。孤兒,單親母親,性工作者,都是她的身份,她在等待一個機會,一個在可預見終點的有限生命裡,帶著尊嚴生存下去的機會。

在肯亞奈洛比的貧民窟,有間由粗樹枝、水泥石塊、和鐵皮搭建而成的學校,裡頭受教育的孩子們,也在祈求一個透過學習而理解世界的機會。大多數的孩子,僅靠學校供應的唯一一餐,獲得溫飽度日的機會。

他們都在等待機會,不多,一個就夠。

250英鎊(約九千元台幣),就能幫助一位性工作者開創蔬果攤生意,脫離居無定所的流浪生活,租下二間房間的小房子,並收留另外八名婦女、六位孩童,讓同個屋簷下的所有人,一起爬上脫貧的階梯。這是Maria的真實故事。(註一)

為他們帶來這些機會的,是定居英國逾三十年的臺灣人彭鈴鈴。

她是餐飲企業家,也是投身慈善事業的慈善家。

過去十年間,她以英國慈善機構 Saints’ Projects Trust (以下簡稱SPT) 董事身份,將翻轉生命的希望,親自帶到非洲肯亞、坦尚尼亞、烏干達,和印度的偏遠鄉鎮,用精神的愛和實質的支援,協助婦女創業、提供孩童受教育的機會,幫助弱勢中的弱勢從貧困中翻身。

差異化法式餐廳+臺式餐飲策略,在劍橋發揚台灣美食贏得口碑

在英國劍橋不只臺灣人知悉彭鈴鈴,在地英國人也都熟識她美麗的身影和笑容。

1999年,彭鈴鈴與夫婿Franck結束與英國人合夥多年的餐廳後,獨資經營第一家法式餐館Le Gros Franck,標榜唯一法國人、法國專業廚師出身、法式餐點和法式鄉村風四項正統,結合快速、超值、有特色的「臺灣餐飲業策略」,迅速在劍橋異軍突起,受當地居民認同與喜愛。穩健經營十四年後,她們從多家競爭廠商中脫穎而出,拿下新商圈的餐廳營業權,2013年營運第二間法式精緻餐廳La Maison Du Steak。

接續三年,夫妻倆同時啟動餐車生意,法式餐車Saucisse Mon Amour、Pull Me Cheri,和臺式餐車 LingLing’s Steam Kitchen。2015 年由彭鈴鈴主理的臺式餐車贏得當地「The Cambridge Food & Drink Awards」的「Street Food of the Year」最佳美食獎項,不僅讓包子、刈包、炒米粉、滷肉飯等道地臺灣小吃在英國飄香,更讓臺灣國旗驕傲地飄揚在劍橋火車站旁。

「我相信很多事情都是timing (機緣),」年近耳順之年的彭鈴鈴,從沒想過自己會有離鄉背井的一天,更沒料到自認為的「破英文」會成為生活中所使用的第一語言。

二十八歲踏上英國土地的那一刻起,她緊緊抓住了轉動命運輪盤的機會。

對餐飲業一無所知的她,從餐廳外場服務做起,Franck全心掌管內場,其他如客服、財會、人資、行銷⋯⋯等管理大小事,則落在彭鈴鈴身上,所有企管教科書上的知識,她直接打實戰,從做中學。萬萬沒想到的是,她高中就讀一年即被她宣判「not my cup of tea」而轉學的商科,竟成為她往後大半輩子的人生、和做慈善的內容。

「二十幾歲時的自己,真的不知道在幹什麼,」她回想旅英前賣百科全書的生活,笑稱很羨慕那些早早就確立人生目標的人,因為她不是。「但我絕對是個risk taker!只要機會來臨,就會竭盡所能去學習、去發揮。」

肯亞山區與新竹新埔的兒時記憶連結,開啟慈善之路

這位成功的女性企業家,又是如何踏上慈善之路?

在任何場合總是熱情自信,不怕機會降臨的彭鈴鈴,在接到SPT董事(Trustee)一職邀約時,卻立即婉拒:「我嚇死了!」她說三位創辦人都是傳統中年英國男性,「我不是academic,英文又不好,我怎麼可能 (勝任) ?!」

提出邀請的SPT創辦人、現任主席Mark Mills-Powell卻不這麼認為:「Ling Ling is an extremely successful entrepreneur. She is an empathetic person and naturally compassionate towards people. (鈴鈴是一個極為成功的創業家。她富有同理心,並且對人有惻隱之心。)」

Mark洞悉她堅強卻柔軟的內在特質,認定她就是絕佳人選。

彭鈴鈴第一次參加機構會議,深受牧師們在非洲偏鄉辦學的熱忱感動,謹慎做決定的她,從個人捐款開始參與,隔年自費隨機構實地考察。當時驅車到肯亞山區半山腰,再步行前往偏遠的小學預定地,眼前一望無際的甘蔗田、白玉米田,和又濕又滑的原始石頭路,讓她想起新竹新埔北平里的老家,「我也是這種環境出身的小孩呀!」

彭鈴鈴描述爺爺早逝,奶奶單親拉拔孩子們長大的過程,「我完全能同理這些弱勢孩童們的處境。我的人生中擁有那麼多的機會,他們也應該要有機會!」與兒時記憶連結的瞬間,彭鈴鈴感受到強烈的使命感,欣然接下董事任務,步上慈善之路。

接下來的幾年間,彭鈴鈴一步步證明了Mark精準的眼光。

Mark在電話中細數和彭鈴鈴一起拜訪村落的經驗,落腳之處大部分僅是能遮風避雨的簡陋屋瓦,甚至半夜會有老鼠上身,然而再貧困的環境卻都沒讓她退卻,「She takes hard and proves herself. (她盡心盡力並證明自己的能耐。)」

串連人生經驗再出發,慈善事業本身就是一個學習過程

在烏干輔導性工作者重新生活的期間,彭鈴鈴從自身經商的經驗出發,開課傳遞做生意最基礎卻也最重要的種種觀念。如「記帳」,有些輔導個案其實不識字,她鼓勵她們就算用圖畫、符號,只要能看得懂,每個市場特性和銷售成果都要詳實紀錄;又有些個案的孩子患有無法起身的重病,因此常會挪用資金給孩子買藥,彭鈴鈴試著讓這些媽媽們理解,做生意的獲利僅能取用部分比例做為儲蓄轉私用,唯有堅定做生意的意志,公私帳分明,才可能從小攤販變成一家餐廳、一家商店,不然將永遠處在惡性循環的赤貧之中。

另外,她也逐一訪視20位資助對象的生意,包含蔬果攤、服飾攤、製作銷售手工抹布的雜貨攤、飲料攤等小企業,如同企業健檢般從旁提點想法。其中經營蔬果攤的個案提到當天沒售完的蔬果,賣相不佳造成浪費的情況,她看見攤位旁邊有個小爐子,詢問後得知那是用來煮午餐自己果腹用的,彭鈴鈴立即拋出「將滯銷蔬菜煮成無菜單料理販售」的想法,不僅解決問題,還提升產品附加價值。

有愛心有錢就可以做慈善,但真正的慈善事業,除了禱告和信仰等精神上的力量,還要昇華到實際的支援,「給釣竿」,是SPT和彭鈴鈴帶給這群婦女和孩子們的機會。

「其實Charity是一個不同的專業,是一個學習過程,」彭鈴鈴說,剛開始她對所有事情都很感動,情緒完全受到千萬里遠外的個案牽制。她說,她們幾乎都是被性侵後生下孩子,都是母性使她們為了孩子堅強起來,因為對每個故事的了解,和那顆被孩子澄澈大眼和真摯笑容所觸動的心,每當個案訊息發過來,她總是揪心回覆:「I am sorry. Let’s see what I can do.」

後來慢慢學會讓她們理解,「我們也是人,一樣得很努力工作過生活,付貸款、養小孩,」無論她們有滿腹委屈和理由,但要爭取到資助,就得努力證明自己夠資格。這種心態上的調整,對彭鈴鈴來說反倒是最大的學習與改變。

不放棄的無私與大愛,贏得劍橋臺胞們的敬重

「我不是神,不需要去改變全世界,但我能夠做的,是如果能改變一個人的生活,就絕對不放棄任何一個機會。」彭鈴鈴娓娓道出心中的理想,就是幫助一群人獨立後,他們也可以幫助社區的其他人,然後再幫助不同的社區、到整個社會,讓幫助與成長不斷循環下去。

彭鈴鈴的生活照中,總能看到她為SPT舉辦的募款活動,照片中她就像沒有架子的鄰家大姊姊,親切地滿場招呼朋友、親手煮熱騰騰的美食和參與者分享,或是提供許多臺灣相關的零食和紀念品,抑或是邀請臺灣旅英學生音樂表演,成為一個讓臺灣遊子聯繫情感的平臺。會場上不只偶爾看見她兩位女兒共同參與,更常見到劍橋區的臺灣僑胞們攜手為慈善出力。

「Ling Ling is a brilliant fundraiser. She is so much loved in Cambridge. People get involved simply because she is there. (鈴鈴是一個傑出的募款人,大家都愛她,人們參與捐款甚至就只因為她在那。)」Mark觀察,周遭的人總能受到彭鈴鈴待人處事方式的啟發:「People are inspired by her and learned from her.」

「跟妳相處的每一刻都像是沐浴在幸福的滋味裡」,朋友的留言充分顯示了彭鈴鈴內心的和煦光芒,總帶給身邊每一個人溫暖安定的力量。人生需要的東西其實不多,當我們有餘裕時,或許放下一些對自身利益的執念,為他人創造機會,「施比受更有福,」這是彭鈴鈴以身作則,由衷想傳遞的訊息。

註:Maria是Saints’ Projects Trust 在烏干達協助性工作者創業的成功個案之一。相關資訊請詳見網站:https://www.saintsprojectstrust.org/。

相關新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