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僑務電子報

:::

史博館歡度67週年館慶 迎向「史博68」、共創「璀璨永續」

2022-12-04
文化部提供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Line 分享至twitter
史博館67歲館慶,梁永斐館長與近百位與會嘉賓同歡共樂
史博館67歲館慶,梁永斐館長與近百位與會嘉賓同歡共樂
梁館長與酷獸力推以4件史博國寶與重要古物開發的文創新品
梁館長與酷獸力推以4件史博國寶與重要古物開發的文創新品

國立歷史博物館(下稱史博館)於12月2日歡度67週年館慶,在市長官邸藝文沙龍舉辦館慶派對,活動開場由曾與史博館合作「公益調香」的視障樂團Eye Music,特別獻上自創曲「等待世界回心轉意」為活動拉開序幕,象徵「揮別疫情陰霾、迎向光明願景」,同時也呼應了「史博68,璀璨永續」的館慶新氣象,史博館館長梁永斐藉此盛會,特別致贈感謝狀給慨贈文物的藝術家賢達,並以回贈展覽圖錄的方式,致敬過去曾與本館合作過展覽的藝術家,另外,史博館新招募的新志工團隊首次正式亮相,為開館後的第一線服務持續暖身。會末發表「酷獸奇航」4款授權新品,吉祥物「酷獸」本尊現身穿梭其中,與歷任前館長黃光男、廖新田以及近百位嘉賓同歡共樂,充分展現史博館「蓄積能量,準備蛻變」,迎接嶄新的第68週年。

史博館館長梁永斐致詞表示,史博館歷來舉辦超過2,000檔膾炙人口的好展覽,在國家文物典藏、展覽場域與研究詮釋一直扮演重要的角色,相較於回首過去,梁館長特別強調史博館未來的願景展望,有關「國立歷史博物館升級發展計畫」,均依照進度如期如質進行。首先,「史博館修復及再利用」部分,一期的機電及結構工程已完成初驗,二期的室裝及景觀工程已完成決標;其次、「興建史博文物典藏庫房」部分,已於11月完成上網招標,12月底完成建築師徵選程序,史博館對於整體工程的管控,會協調廠商開立多點施工面,積極趕工,同時為兼顧品質,除委託專業監造及營造團隊外,也邀集專家學者組成每月督導會議管控,掌握工程進度。

在展覽方面,史博館積極規劃開館兩大特展,將分別以本館珍藏的水墨書畫以及西畫為主題,期待帶給民眾更全面的藝術與文化饗宴;在教育推廣方面,招募新進的教育志工,將以創意共學為方法和觀眾一起努力,同時積極擴展與學校的策略聯盟,持續深化與城南地區的合作夥伴關係,期待史博館未來開館之後,能與學校、社區建立長期紐帶,讓史博館深入地方扎根,服務觸及更多群眾;在研究方面,將舉辦「永續與創新國際研討會」,屆時將邀請立陶宛與日本等地的專家學者,共同討論未來博物館面臨的鉅變潮流與轉型經驗。史博館期盼透過展覽、教育推廣與研究交流,為史博館的願景發展延伸出更多的可能性。

館慶派對在歡愉氣氛當中,同時洋溢著濃濃感恩氣息。本(111)年度有包括黃前館長、汪選(汪中之子)、黃秋菊(張萬傳之媳)等8位賢達捐贈文物,充實國家典藏,史博館藉此機會頒發感謝狀表揚;廖修平、連寶猜及李秉圭曾與本館合作展覽並出版圖錄,史博館特此舉辦回贈圖錄,除了頒發感謝狀表達感謝藝術家對史博館長年的支持之外,同時彰顯其對臺灣美術教育的貢獻。劉延濤和傅狷夫兩項書畫研究獎學金的頒發,展現出史博館對於青年研究學者的支持,也意味著臺灣藝術研究領域的傳承。

史博館特別在館慶為新進志工舉辦受聘儀式,歡迎即將投入史博館服務行列的新朋友—27位志工夥伴,史博館為了提供開館後最優質的第一線服務人力,特別提前佈署,以「創意共學」為宗旨,透過參與實踐考核的方式,從眾多報名者中精挑細選出27位志工夥伴,成為史博館志工服務團隊的生力軍,並在館慶由梁館長親自頒發聘書,顯示出史博館對於志工團隊的高度重視及期許。

本次館慶派對也首次公開「酷獸奇航」4款授權產品,都是從史博館4件國寶與重要古物衍生出來的,包括原型是國寶「獸形器座」的《酷獸娃娃》絨毛玩具、原型是「虎形尊」的《阿虎抱抱枕》絨毛娃娃、結合「虎形尊」酒器特性的《阿虎開瓶器鑰匙圈》、以及原型是「東漢搖錢樹」的《招財聚寶盆》,史博館典藏國家珍貴的歷史文物資產,在善盡保存、修復、展示、教育的職責與功能之外,也希望能從傳統發掘創新,讓國寶重器也能透過授權開創新契機。呼應授權新品預告,館慶現場邀請的Eye Music樂團,全由視障音樂人組成,其中兩位團員曾與史博館公益文創合作,此次再續前緣,與史博共度67歲生日,最後與大家一起合唱生日快樂,他們歌聲讓現場貴賓為之驚艷。

梁館長特別強調,每逢館慶也是史博館的感恩時刻,特別感謝藝術文化界及社會各界對史博館的支持和愛護,同時期許未來能與所有史博館同仁,秉持「好心情、好工作、好團隊」三好的精神,將史博館「連結、參與、創新、共融、永續」五大核心價值,用創意、創新、負責的態度落實在史博館的五大工作目標,進一步規劃出「月月有亮點、季季有特色」向社會各界積極展現,明年的開館在即,更凸顯出史博館67歲的生日別具承先啟後的意義,在現場祝賀史博館生日快樂的祝福歌聲中,迎向「史博68」、共創「璀璨永續」。

相關新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