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僑務電子報

:::

【北美臺商風雲錄】總統府國策顧問田詒鴻 疫後產業觀察

2023-01-15
高欣怡提供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Line 分享至twitter
給予愛星 15
總統府國策顧問田詒鴻
總統府國策顧問田詒鴻
總統府國策顧問田詒鴻鼓勵年輕台美人創業
總統府國策顧問田詒鴻鼓勵年輕台美人創業

出身紡織業,赴美投資房地產

總統府國策顧問田詒鴻原生家庭在一九五零年代從事紡織業,當時在日本設廠並從事出口貿易,從臺灣往來日本必須搭船,每次出差費時一週以上,爾後隨貿易開始全球化發展,自家紡織品從日本出口到臺灣以及多數東南亞國家。

田詒鴻移民美國前,身邊的臺灣移民大多為主修工程、醫療相關領域的留學生,做生意或是創業出國的人相對不多。之後歷經中美斷交以及臺灣退出聯合國,帶來另一波投資移民潮,因為當時美國房地產市場看俏,許多移民專攻房地產,投資公寓、旅館。田詒鴻就是在1976年搭上這波熱潮,鎖定投資房地產與銀行。

創業需要努力與機緣,更需要職涯積累

然而,沒有從天而降的餡餅。田詒鴻在訪談中引用聖經的典故感嘆道,移民想要投資做生意必需向銀行借貸,但沒有信用紀錄的外國人想在當時的銀行體系下借錢難如登天。因此雖然他自2008年創立銀行,甚至在去年獲聘為美國財政部社區發展顧問,看似風光無限,但經歷諸多難以想像的困難與挑戰。

田詒鴻認為,創業除了自身努力,也需要諸多機緣,但在職涯過程要積極累積經驗與人脈,同時培養自己的領導力和團隊合作,成為有遠見、大格局的人,才能在天時地利人和時,把握住創業的好時機。

工作與生活型態轉變,疫後產業轉型衝擊

田詒鴻認為疫情帶來最大的影響,是對傳統供應鏈的衝擊以及海運空運成本上漲。從前傳統貿易是生產商、供應者以及消費者三方形成的結構,但網路崛起後,消費者可以直接跟生產商購買產品,導致整個貿易模式大為改變。

從網路購物和售後服務越來越方便,導致傳統供應商受到影響,供應鏈也因疫情發生缺工問題。同時消費型態和勞工的工作習慣都改變了,人們選擇在家上班,或是寧可領取社會福利過活也不牽就工作。今年從科技業開始吹起的裁員潮,就是各項生產成本提高和銀行利息增長,降低商家利潤,這些成本除了轉嫁給消費者承擔之外,就只能選擇裁員,本次裁員的大多數是高消費主群。

田詒鴻的疫後全球產業觀察

田詒鴻表示,過去人們寄望全球化模式,企業可以到人工最便宜的地方從事生產,再把產品運到銷售市場賣出,但現在人們開始注重生產條件,勞權、環保意識的上升,使生產成本必然大幅提高。特別是在疫情爆發期間,全球在口罩生產地及原料產地無法出口導致各國鬧口罩荒的情形下,許多國家重新思考過度依賴全球化的潛在風險。

對於臺灣未來發展以及期望

儘管美國經濟學家看好明年下半年後的全球經濟,田詒鴻仍建議臺灣應把握這次疫情的商機吸引外資,積極爭取成為東南亞或亞洲的金融中心,招商不應只專注於高科技產業,產業合作以及營運中心也是一大重點。另外,他也向政府提出建議,要致力解決國內缺水、缺電、缺油、缺人才的問題。畢竟必須加強基礎建設以及整合人力資源,才能吸引外資到臺灣投資才能帶動經濟。

 

相關新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