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2022年國際青年親善大使安瑞婷,是個長相甜美的臺法混血兒,她的專業是大眾傳播與國際行銷,參加國際青年親善大使選拔的動機是有感於臺灣有許多優秀的品牌在世界各地行銷,但是國際間認識臺灣的人卻不多,藉著榮獲國際青年親善大使的機會,希望能結合她的專長,推廣臺灣優質的形象並拓展國民外交。
安瑞婷在法國諾曼第出生,在法國長大。雖然從居住與求學的環境很少有會講華語的華人,安瑞婷卻會說一口流利的中文,這歸功於母親蕭梅杏的教育觀。蕭梅杏是僑務顧問,也是2023年世界臺灣商會聯合總會的財務長。蕭梅杏認為讓她的小孩學媽媽的母語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因為這也是一種文化傳承,所以從小就刻意跟她講中文。在安瑞婷兩歲到四歲時,一家三口遷回臺灣定居,奠定了她中文的底子。蕭梅杏自嘲自己對小孩的教育就像虎媽,非常嚴厲且很堅持。安瑞婷小時候每天必須學寫2個國字,沒有寫完就不能出去玩,目的就是要讓安瑞婷對中文有初步的認識,從練習寫中文裡,了解中文的書寫形式與西方的差異。談起媽媽從小對她的教育,安瑞婷笑著說,小時候不懂事,認為這些國字練習像罰寫,長大了才體會她流利的中文對她來說是一大優勢。為了加強中文能力,她還參加僑務委員會海外青年語文研習班,與在海外的全球青年返臺參加營隊。
由於安瑞婷的爸爸很早去世,安瑞婷從小就跟媽媽相依為命。蕭梅杏在先生去世後,一肩扛起養家活口的重責大任,那段期間她還被推舉擔任臺灣人會會長,這個協會的目的為串聯在法臺灣人,讓在法國的臺灣人可以互相交流。由於當時安瑞婷年紀還小,所以都是跟著媽媽參加臺灣的僑社聚會,練就她從小不怕生,遇到人都可以侃侃而談。蕭梅杏當了三任法國臺灣人會的會長,後來又陸續當了兩任法國臺灣商會的會長,而安瑞婷從小就跟著媽媽在僑社活動,也在僑社學習到臺灣的文化與臺灣美食。
說到臺灣美食,安瑞婷的眼睛就發亮。安瑞婷喜歡吃大腸麵線、麻油雞、肉鬆等美食,特別是在想念臺灣美食時,就會想辦法自己做,尤其是從小跟著媽媽參加僑社的活動,跟著學包水餃、包粽子等,練就了好手藝。也會以臺灣美食與法國友人交流,譬如鄰里節(fête des voisins)就曾做了蔥油餅、春捲、雙色蛋炒飯等與鄰居分享,以美食推展國民外交。
安瑞婷因為是獨生女,所以特別喜歡交朋友。其實安瑞婷從小就是模特兒,由於混血兒的長相,小時在臺灣定居時就曾受邀拍廣告。回法國定居後,正式與經紀公司簽約,拍過Volvic富維克礦泉水的廣告。後來因為蕭梅杏忙於家計,沒有時間陪安瑞婷上通告等,但安瑞婷儼然就是天生的公關人才,談吐落落大方,後來大學與研究所選擇就讀大眾傳播與國際行銷,甚至因為學校要求要有海外實習的學分,她還選擇到臺灣的奧美與華碩實習。在華碩實習時,因為優異的表現,被華碩聘為正式的員工。在臺灣居住的那段時間,她參加扶輪社的菁英衛星社,也參加法國在臺商會,在法國與臺灣之間搭起橋樑。
對臺灣認識愈深,安瑞婷愈能體會「臺灣的好」沒有被世界看見。譬如華碩是個世界知名的品牌,在法國也有很高的市佔率,但是卻很少人知道它是個道地的臺灣品牌,更不用說還有很多人根本不認識臺灣。在這次國際青年親善大使的選拔,安瑞婷提的企劃案就是結合她自己的專業,利用傳播媒體的力量為臺灣衝知名度。她計畫邀請高知名度的法國網紅到臺灣旅遊,整趟旅遊從搭的飛機、使用的產品都是Made in Taiwan,隨著網紅介紹臺灣,欣賞臺灣的美景、品味臺灣的美食,介紹臺灣的文化,相信會讓更多人看到有著優質形象的臺灣。
身上流著一半臺灣人的血統,雖然有著像西方人的外表,但安瑞婷認為自己不只是法國人,同時也是道地的臺灣人。一開口講話就是臺灣人的口音與臺灣人用語,她很開心臺灣人不因為她不同的長相,而把她視為臺灣的一份子。因為對臺灣的認同感,她也會參與臺灣在法國的活動,譬如2013年經濟部到法國為桃園航空城的招商計畫,就是由安瑞婷當主持人。她也曾在法國巴黎國際食品展(SIAL PARIS)擔任外貿協會的櫃檯接待人員,介紹臺灣的廠商與產品。見識到臺灣優越的研發與創新的能力,每年巴黎國際發明獎臺灣也都屢獲佳績,除了法國網紅到臺灣的計畫,安瑞婷也在思考,如何在將來將臺灣優質產品引進法國主流社會,讓更多人看見臺灣優異的研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