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僑務電子報

:::

35歲以上懷孕風險多 胎兒易罹先天疾病、思覺失調症

2023-02-01
央廣提供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Line 分享至twitter
(示意圖/圖取自wunderstock圖庫)
(示意圖/圖取自wunderstock圖庫)

現代人晚婚、晚生已成普遍現象,年齡是攸關生育力的關鍵因素,理想的生育年齡為25歲至35歲,35歲以上女性懷孕機率降低、自身與胎兒風險增加,高齡男性也可能提高孩子罹患自發性顯性遺傳疾病、思覺失調症及自閉症的機率。

根據內政部2021年人口統計資料顯示,我國平均初婚年齡,男性為32.3歲、女性30.4歲;女性生育第一胎的平均年齡為31.23歲,較10年前增加1.31歲,其中生育年齡為35歲以上者更達23.8%,較10年前提高11.6%。

此外,根據2020年人工生殖施行結果分析報告,我國接受人工生殖術夫妻的不孕原因以多重因素所占比例最高、占32.3%,卵巢因素占第二位、為31.6%,其次為男性因素,包括性腺刺激素缺乏、睪丸功能衰退、輸送精子管道阻塞及性功能障礙等,占9.5%。

國健署表示,年齡是影響生育力的關鍵因素之一,醫學研究指出,隨著年齡增長,女性與男性的精卵品質皆會逐漸下降,理想生育年齡為25歲至35歲,35歲以上女性懷孕機率降低,且風險顯著增加。國健署婦幼健康組簡任技正陳麗娟說:『(原音)尤其是35歲以上的女性,她發生不孕或流產、早產的機率是比較高的,在懷孕期間也容易罹患妊娠高血壓、子癲前症、妊娠糖尿病這些高危險妊娠合併症的風險都會增加;隨著孕婦的年齡升高,她生出來的胎兒低出生體重、染色體異常或其他先天疾病的機率都會隨之提高。』

在男性方面,除了精子的活動力會隨年齡增加而衰退外,研究發現,高齡男性可能增加配偶罹患妊娠糖尿病的發生率,孩子出現自發性顯性遺傳疾病、思覺失調症及自閉症的機率也可能增加。

國健署提醒,年輕夫妻沒有任何避孕措施且有規律性生活,經過1年以上仍未懷孕者,建議夫妻一起做生育檢查、及早治療,避免拖延黃金生育期。

相關新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