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僑務電子報

:::

北管台灣調 漢陽北管劇團+梨春園

2023-03-18
台灣光華雜誌授權提供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Line 分享至twitter
漢陽劇團團長陳玉環,亦負責後場頭手弦,圖中樂器為殼子絃。
漢陽劇團團長陳玉環,亦負責後場頭手弦,圖中樂器為殼子絃。
漢陽劇團保存的大鑼,據創辦人莊進才說,日治時期,為了躲閉日軍搜索,將鑼埋在土裡藏起來,才避免大鑼被搜去做成軍需品的命運。
漢陽劇團保存的大鑼,據創辦人莊進才說,日治時期,為了躲閉日軍搜索,將鑼埋在土裡藏起來,才避免大鑼被搜去做成軍需品的命運。
藝師李美娘(左)在後台為團員梳妝。
藝師李美娘(左)在後台為團員梳妝。
漢陽北管劇團的景片與場圍,以及放置道具的錫籠、刀槍籠。
漢陽北管劇團的景片與場圍,以及放置道具的錫籠、刀槍籠。
1960年代,梨春園支援大甲鳳霓園,在大甲媽祖進香時演出隨駕戲。(梨春園提供)
1960年代,梨春園支援大甲鳳霓園,在大甲媽祖進香時演出隨駕戲。(梨春園提供)
梨春園提供
梨春園提供
北鼓又稱板鼓,口語稱噠鼓,是領奏樂器,又稱為頭手鼓。
北鼓又稱板鼓,口語稱噠鼓,是領奏樂器,又稱為頭手鼓。
梨春園現任團長葉金泉計劃將梨春園曾錄製的唱片數位化,將珍貴文化資產保存起來。
梨春園現任團長葉金泉計劃將梨春園曾錄製的唱片數位化,將珍貴文化資產保存起來。
梨春園團員很有向心力。圖中以半圓形坐著吹奏演出,稱為排場。
梨春園團員很有向心力。圖中以半圓形坐著吹奏演出,稱為排場。

每一個時代都有其音樂。北管,曾經是台灣的流行樂音,現今或許沒落,但職業的漢陽北管劇團仍年年演出;歷史最悠久的業餘北管館閣彰化梨春園亦日日團練,傳唱屬於台灣道地的傳統戲曲。

 

漢陽北管劇團

「哎!我夫雖然命喪西涼,女兒與他守節立志。」苦守寒窯的王寶釧,用北管「西皮原板」唱腔,聲聲慢地唱出被父親逼著改嫁的淒涼與心酸。

18年的等待,無負青春,終於等到丈夫薛平貴回來,緊板的曲調中,接連奸臣相害、兵變謀反,最終,迎來皆大歡喜的團圓結局,這是在宜蘭縣二結王公廟一年一度的「過火節」,所演出的北管戲「大登殿」。

 

民俗樂音,酬神娛人

負責演出的漢陽北管劇團,在祭典的高潮「過火」儀式後,為信眾扮仙祈福,祈求「天官賜福、加倌晉祿」,接著演出家喻戶曉的大登殿,台下觀眾自在的吃著廟口前的烤香腸與花生捲冰淇淋,看到好笑的橋段,不時傳來笑聲與掌聲。

目前是台灣唯一職業的北管劇團,創辦人莊進才老師依秉前縣長游錫堃「文化立縣」的政策,在1988年成立漢陽歌劇團(後改名為「漢陽北管劇團」),漢陽北管劇團團長陳玉環從頭說起劇團的歷史。

2021年逝世的莊進才,一生也是宜蘭北管的縮影。他出自擁有百年歷史的北管社團──羅東福蘭社,也參與「東龍」、「建龍」等劇團的經營,「吹、拉、彈、打」的北管樂器樣樣精通,尤其是吹奏鎖吶,音色飽滿渾厚,被尊稱為「吹虎」。

北管音樂在清朝隨著來台開墾的閩南人傳入台灣,臺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學系系主任林茂賢指出,在大陸各自獨立的京劇、崑曲、西秦戲傳入台灣後,被在地社會融合成為包括音樂與戲劇的表演藝術,統稱為「北管」,北管因而成為台灣傳統音樂的獨特現象。

相較於精緻典雅,為文人雅士喜愛的南管;融入常民生活、熱鬧喧騰的北管音樂在台生態極為蓬勃。從清末民初開始,不僅專業北管劇團遍布全台,連業餘的北管館閣也為數眾多。根據學者呂錘寬統計,自1990年以來,台灣至少曾有或現有794個北管管閣。北管戲曲與樂音出現在迎神賽會的民俗活動,人生重要的婚喪喜慶,以及傳統戲曲的藝術演出中,林茂賢稱北管為「台灣的重金屬音樂」,也是民眾最耳熟能詳的傳統樂音。

宜蘭除了是歌仔戲的發源地,宜蘭的頭城與羅東亦是北管西皮、福路兩派的大本營。

由於兩派在曲調、主奏樂器有所區別,連祭祀的戲神也依地區,分祭田都元帥或西秦王爺。據傳曾有劇團在西皮的場子演出福路,導致音樂械鬥,一群人在旁邊的甘蔗園就打了起來。

 

北管極盛期,相招看亂彈

莊進才創立漢陽北管劇團時,正是北管極盛期,在台上演出的北管戲又稱「亂彈戲」。隨著台灣經濟起飛,民眾為了酬神、還願,甚至人際之間的道歉、打賭的輸贏,也會請劇團演出,戲約接不完,極盛期每年演出200多場。

漢陽又有李阿質、李美娘、王春美等當家花旦站台,為劇團撐起一片天。2022年被宜蘭縣認定為「北管劇曲類保存者」藝師李美娘,在後台邊梳妝邊說:「我自28歲踏入戲班,至今已40年,當年,戲台上為了求取戲劇效果,還會吊鋼絲,演出好評時,戲迷還會打賞給賞金。」

北管藝師除了要能演藝跌宕起伏的唱腔,「跳台」、「探台」的身段,還要強記不是北京話、也不是地方話的「官話」為口白。

「單單趙匡胤的台詞我就背了三天,唱詞實在多,好在我記性好。」李美娘傳授給藝生時強調,老生的唱腔與口白重視「氣口」;花臉重在眼神,這些技藝都需要經驗累積。

隨著社會娛樂愈來愈多,藝師老成凋零,演員出現嚴重斷層,觀眾也減少,不論職業劇團或是業餘的北管館閣,均面臨滅社、散館或是倒閣的情況,團員的生計更是無以為繼。

八年前在戲神西秦王爺的神龕前,從莊進才老師手中接下漢陽劇團團長的棒子,陳玉環說:「她接棒時,正是劇團的低谷。」此時有賴文化部將漢陽劇團列為「重要傳統表演藝術保存團隊」,透過文資局的計畫培養藝生,讓北管傳承有了支持的力道。

努力爭取演出機會的陳玉環,希望實踐「日演北管,夜演歌仔」的使命,她解釋,北管大戲是做給神明看的,晚上則可演給人看,民眾除了聽到北管音樂聲勢奪人的熱鬧之外,亦可以從北管戲曲中,欣賞演員抑揚頓挫的唱腔與神韻,例如小旦用小嗓唱曲的音質與音色;除了小戲(段仔戲)中,丑角可以跳tone,插科打諢說「白話」外,正戲的演出都要使用「官話」,從戲語中可以聽到北管保留「官話」的珍貴傳統。而劇中貧賤不移的感動,忠孝節義的教化,仍是現今社會無價的資產。

正如薛平貴最後大登殿,北管樂音齊下,薛平貴唱出:「風調雨順黎民安,君賢臣忠安樂然,天下太平萬古傳。」也唱出庶民的心聲。

 

彰化梨春園

走訪全台唯一的彰化縣南北管音樂戲曲館,歷史最悠久的北管館閣──梨春園北管樂團(以下簡稱「梨春園」)的團員們,一週有五天在此練習。

一踏入地下一樓的排練室,震天價響、震耳欲聾的樂音鋪天蓋地而來,團員們神情嚴肅而專注,鑼鼓喧天,這群北管團員「玩band」的歷史已經超過200年。

輸人毋輸陣,輸陣歹看面

這個至少出版過36張黑膠唱片的「實力派」樂團,梨春園團長葉金泉說,梨春園究竟有多老?有很多版本。1982年曾有一塊慶祝梨春園創建280年的匾額,如此算來,梨春園至今有300多年,但因日久毀損,考證失據。根據音樂家許常惠教授的考究,目前拿得出證據的,是一塊由彰化南瑤宮1930年送給梨春園的牌匾「樂徵韶武」,內容是慶祝梨春園在清朝嘉慶辛未年間(1811年)創立120週年,依此推算,梨春園至少有212年歷史。

1970年代是北管在台灣的興盛時期,北管又區分為職業與業餘,業餘的表演者稱為「子弟」,幾乎彰化每個鄉鎮都有北管館閣,是全台密度最高的縣市,一代傳一代。

葉金泉說,他的父親葉阿木,除了出錢出力,擔任負責館務的館主,還是擅長細曲(指樂曲類型)的藝師,他掌理的黃金年代,不止錄製許多唱片,葉金泉回憶,父親葉阿木每每將曲譜寫在五色紙上,每次團練時翻曲譜像在翻月曆一樣,單單曲書就有200多本。

台中、彰化縣的子弟館,以「軒」或「園」來區分,86歲的藝師楊茂基回憶,第一屆民選的彰化縣長陳錫卿於1951年上任時,地方上的北管館閣接龍演出三天三夜,所謂「輸人毋輸陣」,當時彰化最大的梨春園、集樂軒,拚場也拚館,為了拚面子,軒、園各自「落人」(làu-lâng)增援,最後不相上下,由消防局出動消防車用水柱驅趕才喊停。

楊茂基說:「你想想,單單連續演出三天需要多少的樂手?」可見其盛況。

 

熱烈喧鬧,文化認同

2009年梨春園被指定為重要無形文化資產北管音樂的保存團體,但亦因為陳助麟老師過世,面臨傳承、差點停團的危機。完全沒有學過北管,忙著修車廠業務的葉金泉,決定接下團務。葉金泉說,黑白電視問市後,曲館人數驟減,也讓學習北管的「子弟」年齡出現斷層。他舉例,現今團員超過80歲有3位,30歲年輕人有5位,就是沒有50歲的團員,團員不是親友團,就是來做學術研究的。

南藝大民族音樂所的學生楊雅慧、陳柔樺便是。他們戲稱自己從局外人變成局內人,因為寫論文、作研究而加入梨春園,到喜愛北管成為團員。每週有五次團練,聚在一起練習,有了向心力,產生了歸屬感,「玩北管樂團」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主修笛子的陳柔樺說:「北管音樂或許不在現在年輕人的生活脈絡裡,但當我接觸北管音樂後,發現北管學不完,它的豐富在於,可以是純音樂的欣賞,也可以是神明遶境時駕前的樂隊;絲竹樂器可以結合孔廟祭典,成為祭典的奏樂,亦可以是粉墨登場的藝術展演。」

梨春園的行政助理、現服務於彰化師大的陳瑾毓,更是因為喜歡嗩吶,透過研習班成為團員。現今已會多種打擊樂與嗩呐,並且擔任領奏的頭手鼓。他認為,參加北管,除了學習樂器,成為自身的休閒娛樂,梨春園每年固定在彰化南街請媽祖,出陣時成為媽祖駕前的樂隊,農曆3月23日南遙宮、6月24日王爺誕辰時上演子弟戲,為王爺祝壽,信仰的凝聚力,亦是團員向心力的所在。

團長葉金泉說到,「向心力」讓梨春園傳承百年。不同於以往福路、西皮的結黨械鬥,軒、園的拚館競爭,葉金泉在民俗專家林茂賢的建議下,七年前展開至全台的北管社團拜館、以樂會友的聯誼,至今交流近30個館閣,除了刺激各地館閣認真練習,復振北管,也有大和解之意。

原來,對北管的子弟來說,北管是生活娛樂,是社交情誼,也有習藝的成就感與守望鄉里的榮譽,更重要的是,北管子弟付出與奉獻的精神,都沒有因為時代的更迭而改變。

 

延伸閱讀:

蚵仔煎的身世:台灣食物名小考

帶著「台灣」經驗返鄉 外交部新南向菁英培育專班

相關新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