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僑務電子報

:::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探索宇宙不曾想放棄 籲做有熱忱的事

2023-06-04
中央社提供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Line 分享至twitter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梶田隆章1日與台灣高中生座談,現場氣氛熱絡。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梶田隆章1日與台灣高中生座談,現場氣氛熱絡。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梶田隆章日前與台灣高中生座談,被問及是否曾想放棄時表示,他做研究是為了解宇宙運行,沒想過放棄,熱忱讓他持續下去,「做你有熱忱的事」。

梶田隆章在1998年日本「超級神岡微中子探測實驗」報告中指出,宇宙射線在大氣中產生的微中子會進行「渺子」與「濤子」間轉換,顯示微中子具質量,改變以往微中子無質量的核心認知,成為未來研究宇宙的重要依據,獲2015年諾貝爾獎。

梶田隆章1日到新北市淡江高級中學與264名台北市與新北各高中生座談,被詢及如何對物理產生興趣時說,他高三就對物理有興趣,大學也念物理系,但真正被物理吸引是在大學了解到物理學家做學問的方法。

梶田隆章談及得諾貝爾獎感受及研究過程是否想過放棄時說,得諾貝爾獎是非常大榮耀及學術肯定,但過程中是為了解得到的數據與宇宙如何運行,他沒想過放棄,熱忱讓他持續下去。

「最重要就是熱情」,梶田隆章表示,如果對某項事物有興趣,一定要不忘初衷、保持興趣,有這份熱忱後就會解決其他壓力來源,但如果對某一事物失去熱忱,就要去找真正有熱情的東西,「要做你有熱忱的事」。

憶起遇過的挫折,梶田隆章說,有次做實驗,須在地下挖大洞,仰賴許多很大且昂貴的偵測器,卻在1分鐘內有一半機器壞掉,這讓他非常沮喪,幸好當時團隊有很好的領袖及100人一起努力,最後不僅恢復,還得到很好結果。

梶田隆章被問及得諾貝爾獎後造成生活什麼改變時表示,「講話變得有比較多人會聽」,他可做些有意義的改變,但也變得更忙,研究時間越來越少。

此外,有同學提的問題非常專業,讓梶田隆章感到驚訝,如曾在國際科展獲獎,甚至已在國際期刊發表論文的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高二呂姓學生就問梶田隆章關於費米國家加速器實驗室(Fermi National Accelerator Laboratory)「M介子G-2實驗」相關問題。

呂同學告訴中央社記者,國中做實驗就發現自己很喜歡動手操作與構思步驟,上高中後覺得一定要好好把握機會,憑藉「我不能就這樣停止」的衝勁,高一選修「量子力學之美」,第1堂課就向教師李柏翰說要做科展。

李柏翰表示,呂同學發想以金龜子翅膀作偵測器,可在低濃度環境偵測到污染物小分子,這項成果讓她在科展與各類比賽獲獎,並在國際期刊發表論文,「女同學主動要做科展,又發想出這樣的題目,真的顛覆我的三觀」。

呂同學自認天賦沒比別人厲害,「只是一粒沙而已」,是衝勁與梶田隆章說的熱忱支持她走到現在,再加上一點運氣,讓她在每個節點都有最好發展。

「任何研究都是要莫忘初衷才會有結果」,呂同學表示,梶田隆章這句話讓她很有感觸,一定要保持熱忱,就能克服其他困難。

主動參與座談會的淡江高中蕭姓學生說,身為文組學生,可能無法透徹了解梶田隆章的研究,但很認同「熱忱真的很重要」,就像她很想研究影片剪輯與後製,真的要有熱忱與興趣才有辦法持續。

相關新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