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僑務電子報

:::

紐西蘭臺灣華夏協會 舉辦「藏在紐西蘭的國家寶藏」專題講座

2023-06-13
周寶玉提供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Line 分享至twitter
給予愛星 2
講座結束全體開心合影
講座結束全體開心合影
吳祖銘教授用正體中文活字印刷的故事串連臺灣與紐西蘭的歷史
吳祖銘教授用正體中文活字印刷的故事串連臺灣與紐西蘭的歷史
位於威靈頓的維多利亞大學至今仍保留以中華民國年號作為出刊日期依據的「僑農」特刊
位於威靈頓的維多利亞大學至今仍保留以中華民國年號作為出刊日期依據的「僑農」特刊
鄉親們聚精會神與吳祖銘教授一同回顧臺紐正體中文活字印刷的歷史
鄉親們聚精會神與吳祖銘教授一同回顧臺紐正體中文活字印刷的歷史

為迎接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紐西蘭臺灣華夏協會特地向奧克蘭地區的臺灣商家訂購葷素各半的特色臺式粽,並且訂於6月10日一個晴朗的冬日週六向會員鄉親發放,讓遠在紐西蘭的鄉親們也能品嚐到最道地的臺式端午粽,協會同時特別邀請到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系教授吳祖銘舉辦「藏在紐西蘭的國家寶藏」專題講座。

教職退休後跟隨家人腳步來到紐西蘭定居的吳祖銘教授曾經在大愛電視臺人文講堂以「峰火中的文字旅行」為主題進行一系列廣受好評的開講,當日他特別將源自中華文化的「國家寶藏」如何在各種時空環境變遷之下與萬里之外的紐西蘭連結在一起,作一次精彩的文化近代史回顧。

講座伊始,吳祖銘教授先講述了一段正體鉛活字版印刷文物歷經戰亂最終飄洋過海落腳臺灣的故事,幸得民間業者後代子孫的保留和無私的捐贈,讓這些堪稱國家寶藏的文物得以被吳祖銘教授整理後,轉交由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妥善保存展出。之後特別介紹臺灣的「國語日報」,全球唯一注音結合正體中文的活字印刷版,他特別說「注音符號」嚴格上來說是可以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唯一可惜的是目前從各方的資料上顯示,使用在國語日報上的注音正體中文鉛活字印刷相關器材以及物件如今已不知去向。

再談到臺灣、日本以及中國大陸使用中文(漢字)字體時的習慣,並且向大家說明在活字印刷上仿宋體與楷體之間的差別。最後進入講座的主題,即向在座的鄉親揭秘何謂「藏在紐西蘭的國家寶藏」。原來在紐西蘭國家發展的歷史中,早在19世紀時因受到「淘金夢」吸引的華人移工的進入,對於紐西蘭整體國家的文化產生了極為關鍵的影響。

因為華人移工的關係。當時使用的正體中文字也跟隨著進入紐西蘭,落地生根開枝散葉後的華人們為了能夠不忘本的保有中華文化,於20世紀開始使用自香港購入的正體中文鉛活字版做印刷使用並且創辦「僑農」特刊。如今這些文物包括僑農特刊的原始資料檔案皆由位於威靈頓的維多利亞大學妥善保留,更難能可貴的是,只在紐西蘭發行的僑農特刊上使用的是中華民國的年號並且還特別標註了「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台教字號」,令所有參與講座的鄉親驚呼連連,沒想到中華民國臺灣與紐西蘭之間的歷史淵源竟然如此久遠。

吳祖銘教授特別轉述維多利亞大學校方的期望,由於這是屬於中華民國臺灣的一段歷史,更是紐西蘭國家發展的歷史,校方特別希望能夠讓更多的臺灣鄉親知道這件事,並且歡迎鄉親們組團前去參觀。吳祖銘教授說他其實只是想要傳達一個「愛物惜物」的觀念,時代進步從活字排版印刷到打字機再演進到現在的電腦排版文書列印,人類的印刷技術是文明和歷史的一部分,所以人們更應該要珍惜並且妥善保存過去使用的機器和文物。

講座將近尾聲時,吳祖銘特別提到,僑委會僑教處若還能找到有關發行在紐西蘭的僑農特刊任何的資料,期望有機會蒐集整理後,能到紐西蘭進行特展,讓旅紐鄉親、紐西蘭當地的歷史學者以及文化工作者們能藉此追溯紐西蘭國家發展史中,與我國僑胞間密不可分的關係。

透過吳祖銘教授的專題講座,讓在座30位鄉親進入了時光隧道共同回顧一段文物保留的歷史,同時也明白所謂「藏在紐西蘭的國家寶藏」的真實意義。講座結束後大家與吳祖銘教授合影,並且十分熱絡的交換心得,甚至要求吳祖銘教授組團帶大家到威靈頓去看保留在紐西蘭的正體中文鉛活字文物,紐西蘭臺灣華夏協會再次舉辦一場圓滿成功且充滿知識性的講座。

相關新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