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僑務電子報

:::

胡光中「愛在滿納海」分享會 細說滿納海國際學校創立點滴

2023-06-15
周菊子提供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Line 分享至twitter
給予愛星 3
土耳其慈濟負責人胡光中以「愛在滿納海」為題,分享他的土耳其經歷。
土耳其慈濟負責人胡光中以「愛在滿納海」為題,分享他的土耳其經歷。
波士頓文教中心主任潘昭榮出席致意
波士頓文教中心主任潘昭榮出席致意
波士頓慈濟負責人長金滿(左)和林毓雅(右)主持胡光中 (中) 分享會。
波士頓慈濟負責人長金滿(左)和林毓雅(右)主持胡光中 (中) 分享會。
紐約執行長蘇煜升匯報「情繫何處:流離失所後的慈悲共渡」展覽。
紐約執行長蘇煜升匯報「情繫何處:流離失所後的慈悲共渡」展覽。
陳裕逢師兄報告6月25日波士頓慈濟將舉辦音樂會為滿納海國際學校籌款。
陳裕逢師兄報告6月25日波士頓慈濟將舉辦音樂會為滿納海國際學校籌款。
第2場分享會現場
第2場分享會現場

慈濟波士頓聯絡處6月11日迎來土耳其慈濟負責人胡光中,以「愛在滿納海」為題召開兩場分享會,細數滿納海國際學校的成立點滴,分享他身為一位穆斯林教徒如何卻能和佛教慈濟一起在土耳其幫助敘利亞人的故事。感動與會眾人,多人並表達願協助胡光中完成籌建滿海納國際學校新校園的宏願。

在臺灣出生的胡光中不諱言,自己年輕的時候不愛念書,聯考沒過關,這才經由家族信奉伊斯蘭教的機緣,獲選參加臺灣和利比亞政府的交換學生項目,15歲去利比亞學習阿拉伯文,在那兒親身經歷了戰爭的恐怖,也親眼見過幾個人為了搶吃食,甚至為搶洗衣粉而被擠死的慘況。畢業後回到臺灣,他卻找不到工作,於是又回到了阿拉伯世界,並因緣際會的在土耳其開始經商。

1999年8月17日時,土耳其發生大地震,胡光中眼見世界各國紛紛伸以援手,獨不見來自臺灣的人。他忍不住投書,在報社上發表一篇「救援土耳其,臺灣在哪? 」的質疑文章,這才知道地震發生後第二天,慈濟就已派志工前往勘災。胡光中立刻和他們聯絡,協助他們以當地語言和人民、政府溝通。

在救災過程中,胡光中親眼見到慈濟人如何尊重災民的宗教信仰,在提供慈濟帳篷給土耳其災民時,怕伊斯蘭教徒覺得不舒服,還會主動把帳篷上的「佛教」兩個字拿掉,讓他對慈濟跨越種族、宗教的大愛精神產生好感。

震災過後,忙於工作的他和慈濟的聯繫就漸漸斷了,直到2014年,他在伊斯坦堡看到一位小女孩,5月份的伊斯坦堡天氣寒冷,小女孩卻沒穿鞋子在路上走,翻垃圾,找食物。小女孩後來把他帶到一個敘利亞難民聚居的地方,讓他這才發現敘利亞難民因為語言不通,又沒證件,根本沒法工作,或是只能找到工資十分低薄的零工,生活十分艱難。

他開始向自己的朋友同學以及家人募心募愛,募到8600元美元給這些敘利亞難民,只是僧多粥少,很快他就無以為繼了,這才讓他想起慈濟,和約旦的陳師兄連絡上,得到了臺灣慈濟支持。進一步和這些敘利亞人接觸後,胡光中發現,生活溫飽固然是大問題,但更讓他們難過的是土耳其和敘利亞操不同語言,這將近4000戶敘利亞人和在地土耳其人彼此無法溝通,小孩子們不能上學,未來是那麼的沒有希望。接受救助的敘利亞難民中,甚至有人想把收到的慈濟毛毯賣回給胡光中,以換錢來讓小孩上學。

志工們開始上街尋找沒讀書,在打工的孩子,沒想到他看到很多五、六歲就已經得去工廠上班,賺錢幫補家計,每天工作13小時,中間只有13分鐘可以去上廁所。他們只得一個工廠一個工廠的去找這些小朋友,甚至還想辦法籌錢來每月發七、八百元給去上學的小朋友,藉以彌補他們沒去工作的金錢損失。

下了決心上學的小孩子們都學得很認真。住的地方晚上沒燈,就用手機或車輛的燈來照。就這樣,他們漸漸有了大約578個學生。後來由於這「滿納海」模式的成功,土耳其政府和聯合國一起合作用滿納海模式,幫助了400,000個小朋上學。

在為滿納海國際學校爭取美國認證時,一名承辦美國教育認證公司的副總裁來到土耳其。他原本要和家人赴外地渡假,特地撥時間和胡光中晤談。把美國認證公司副總裁介紹給胡光中的人是葉門的前司法部次長,他發現自己和胡光中竟住在同一棟大樓,還是樓上樓下的鄰居,直呼這是阿拉的旨意要他幫忙,於是更加落力,也終於趕在限期內完成認證。

如今針對滿納海學校空間不敷使用,慈濟已經籌資購買了一塊土地,希望在很快的未來蓋一所國際學校。

胡光中這次是第一次來到美國,在紐約慈濟執行長蘇煜升陪同下,第一站先到波士頓,再陸續拜訪華府,紐約等地。胡光中還特地參加6月13日起至年底在紐約舉辦的「情繫何處:流離失所後的慈悲共渡」展覽,以及將為「滿納海國際學校」籌款的音樂會。11日的分享會由波士頓慈濟負責人長金滿主持,鄧淑芳、蕭蕙菁提問,分別獲得一本描寫胡光中事蹟的書,《種在星月下的種子》,《戰火下的光》。

相關新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