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僑務電子報

:::

波士頓臺灣人生物科技協會年會 主講精準醫療與醫療護理未來

2023-07-13
周菊子提供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Line 分享至twitter
給予愛星 3
波士頓臺灣人生物科技協會和嘉賓及出席者合影。
波士頓臺灣人生物科技協會和嘉賓及出席者合影。
波士頓辦事處處長孫儉元致詞
波士頓辦事處處長孫儉元致詞
國科會處長葉至誠從臺灣遠距致詞。
國科會處長葉至誠從臺灣遠距致詞。
波士頓臺灣人生物科技協會會長邱亮源(左一),何逸雲(右三)和嘉賓,(左二起)教育組組長黃薳玉,辦事處處長孫儉元,科技組組長蔡孟勳,哈佛大學臺灣同學會會長謝郁俐,科技組秘書楊明儀。
波士頓臺灣人生物科技協會會長邱亮源(左一),何逸雲(右三)和嘉賓,(左二起)教育組組長黃薳玉,辦事處處長孫儉元,科技組組長蔡孟勳,哈佛大學臺灣同學會會長謝郁俐,科技組秘書楊明儀。
波士頓臺灣人生物科技協會會長邱亮源(中),何逸雲(右)送紀念品給講者George Church(螢幕上),由其學生代表領取。
波士頓臺灣人生物科技協會會長邱亮源(中),何逸雲(右)送紀念品給講者George Church(螢幕上),由其學生代表領取。
波士頓臺灣人生物科技協會會長邱亮源(右起),何逸雲(右三)和主持人許祐湉(左二)、王年凱送紀念品給主講者郭靜仁(中)。
波士頓臺灣人生物科技協會會長邱亮源(右起),何逸雲(右三)和主持人許祐湉(左二)、王年凱送紀念品給主講者郭靜仁(中)。
趨勢論壇「實驗室板凳之外: 在生物技術資本市場中開闢成功的職業道路」
趨勢論壇「實驗室板凳之外: 在生物技術資本市場中開闢成功的職業道路」

波士頓臺灣人生物科技協會 (BTBA) 今年 (2023) 以精準醫學為主題,邀請美國生科界泰斗George Church,以及在臺灣出生的系列創業家郭靜仁 (Liz Kwo) 當主講人,於7月8、9兩日,在哈佛大學校園舉辦年會,有來自全美各地15州的250多人參加。

當天到會嘉賓包括駐波士頓辦事處處長孫儉元,科技組組長蔡孟勳、教育組組長黃薳玉、文教中心主任潘昭榮、科技組秘書楊明儀、哈佛大學臺灣同學會會長謝郁俐。會議合辦單位之一的國科會由處長葉至誠代表線上致詞。

今年大會主席為任職於Vertex的邱亮源,以及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後何逸雲。邱亮源在開場致詞中說明,BTBA的創辦宗旨包括培育個人職業發展,科學合作,在波士頓的交流,以及生物科技領域的學界與業界互動。BTBA從2012年創辦以來,不但平日有許多職涯發展座談,學界及業界的同儕輔導,專題演講,會議及社交活動,還創辦了「生技來一刻」的網路廣播節目,定期邀請生醫領域的學界及業界人士分享經驗,非常受歡迎。

這場會讀一連兩天,共有兩場主題演講,分別為哈佛大學醫學院教授,也是人類基因計畫發起人George Church暢論「再生2.0: 多體學時代 (Regenesis 2.0:Multi-omics Era)」,以及身兼Evenly Health醫學長郭靜仁博士談「人工智能,不是人工護理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Not Artificial Care)」。

George Church從基因項目 (Genome Project) 的進展速度遠比摩爾定律快得多開始論述,表示如今研究已經從實驗室走進真實世界,而下一代的基因測序受空間組學啟發,邁向基因療法George Church還用機器學習方式來尋找增加腺相關病毒衣殼 (AAV Capsid) 蛋白多樣性,藉以突破人體免疫系統,擴大AAV基因療法的適用族群。

George Church 2017年被時代雜誌選為百大人物之一,2022年再被Fierce Pharma 選為全世界生物醫藥界最有影響力的人之一。George Church當天綜述他做過的許多研究,以及他的學生根據研究方向所創辦的公司。不少出席者說他的演講總是令人「腦洞大開」。  

郭靜仁目前倡議以消費者為優先的醫療護理。她指出如今的消費者多半希望自己的醫療數據可以集中一處,並在醫療體系中自由轉移,進而讓醫療機構提供個別化醫療護理及健康服務、透明化費用支出等,這這些需求幾乎都能以數位工具來滿足。這也是她為此創辦數位健康公司的原因,她並撰寫了《數位醫生: 革命化未來醫療護理(Digital MD: Revolutionizing the Future of Healthcare)》一書,即將於今年9月出版。

在演講中,郭靜仁還給有心創業者列出一連串忠告,還分享了自己草擬,驅動醫療護理價值的5個P: 供應者 (Provider)、病患( Patient)、付費者 (Payer)、先驅 (Pioneers)、政策 (Policy)。郭靜仁總結指出,目前的美國醫療護理系統運作得不好,消費者希望擁有數據,而且要價位透明,容易使用與取得,數位健康是一種解決付費者及消費者需求的潛在方法,數位健康必須建立在經由降低付費者及病患成本而來的投資回報上。

這場會議還安排趨勢論壇以及分場論壇。

趨勢論壇部份,7月8日這天第一場的主題為「利用現實世界數據,多組學數據以及人工智能來做精準醫療研發及臨床實驗」,邀請武田製藥 (Takeda)計算生物學主任李斌,安進 (Amgen)生物組學數據科學主管許益祥,哈佛醫學院助理教授余坤興,莫德納 (Moderna)計算免疫學副主任郁文涵,討論如何從多元化的數據來源,來獲得更豐富的觀察與發現。7月9日論壇第二場主題為「健康經濟學及結果研究 」,邀請麥肯錫顧問公司合夥人Inn Inn Chen,Alexion全球健康經濟及結果研究資深主任Adrian Kielhorn,塔芙茨醫療中心健康價值及危機評估中心成本效益分析登記主任Patty Synnott申論美國醫藥供應及價值鏈,如何影響政策制定。Adrian Kielhorn指出,美國藥價高,主要是制度問題。

分場論壇部份有探討醫藥研發的生命週期和關鍵醫藥功能的「細胞與基因療法: 藥物開發生命週期臨床前和臨床階段的職業洞察」 以及探討職涯發展的「實驗室板凳之外: 在生物技術資本市場中開闢成功的職業道路 」等兩個主題

波士頓臺灣人生物科技協會為了讓所有出席者盡可能有更多收穫,包括歷任會長的王志傑,朱治齊,魏曉英,孟憲薇,林致中,許祐湉,周致宏,以及波士頓臺灣人醫師協會會長羅英致,Vertex的張劭聿。武田製藥的洪維謙,Prime Medicine的葉韋希,哈佛合成免疫學實驗室主持人吳名儒等幾十名分別在學界,業界工作的學長,還分別在2日會期的早餐、午餐時間闢室做職涯診斷,以及長駐攤位回答提問。

這次會議的口頭報告有十幾人入圍,Michael Sun,Po-Yi Li,Chun-Hao Chao等3人獲選到現場報告,海報展覽由Jonathan Mount,Jyong-Huei Lee獲獎,最受觀眾歡迎獎得主為Hsing-Yi Cho

邱亮源及何逸雲會末受訪表示會議圓滿成功,全都因為該會歷屆會長,幹部,會員,向心力十足。

相關新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