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僑務電子報

:::

在不同時空裡穿梭 台劇《想見你》的台南風景

2023-07-30
台灣光華雜誌授權提供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Line 分享至twitter
台劇《想見你》在國際受到矚目,劇中的拍攝場景成了遊客爭相到訪的熱門景點。 (取自想見你臉書粉絲專頁)
台劇《想見你》在國際受到矚目,劇中的拍攝場景成了遊客爭相到訪的熱門景點。 (取自想見你臉書粉絲專頁)
台南的巷弄像座生活的博物館,從牆面、植栽到鐵窗花等,展現城市迷人的生活風格。
台南的巷弄像座生活的博物館,從牆面、植栽到鐵窗花等,展現城市迷人的生活風格。
台南的巷弄像座生活的博物館,從牆面、植栽到鐵窗花等,展現城市迷人的生活風格。
台南的巷弄像座生活的博物館,從牆面、植栽到鐵窗花等,展現城市迷人的生活風格。
台南的巷弄像座生活的博物館,從牆面、植栽到鐵窗花等,展現城市迷人的生活風格。
台南的巷弄像座生活的博物館,從牆面、植栽到鐵窗花等,展現城市迷人的生活風格。
很早就有各地移民交會的台南,承載著不同時代的美學,從建築即可見一斑。
很早就有各地移民交會的台南,承載著不同時代的美學,從建築即可見一斑。
很早就有各地移民交會的台南,承載著不同時代的美學,從建築即可見一斑。
很早就有各地移民交會的台南,承載著不同時代的美學,從建築即可見一斑。
(上圖) 400年來,各族群的故事在安平古堡薈萃。
(上圖) 400年來,各族群的故事在安平古堡薈萃。
觀察安平的磚牆可以閱讀歷史,若發現紅磚的厚度不一,代表是不同時期建造。
觀察安平的磚牆可以閱讀歷史,若發現紅磚的厚度不一,代表是不同時期建造。
到安平玩,別忘了仔細找找,屋簷上的風獅爺、門牌上的劍獅,為旅行增添趣味色彩。
到安平玩,別忘了仔細找找,屋簷上的風獅爺、門牌上的劍獅,為旅行增添趣味色彩。
到安平玩,別忘了仔細找找,屋簷上的風獅爺、門牌上的劍獅,為旅行增添趣味色彩。
到安平玩,別忘了仔細找找,屋簷上的風獅爺、門牌上的劍獅,為旅行增添趣味色彩。
在安平長大的音樂製作人謝銘祐表示,走在安平的街道,就像走進歷史的時間裡,會讓人沉浸在某個氣氛中。
在安平長大的音樂製作人謝銘祐表示,走在安平的街道,就像走進歷史的時間裡,會讓人沉浸在某個氣氛中。
《想見你》在安平妙壽宮前的白糖粿攤取景,老闆娘笑說,有很多韓國粉絲慕名而來。
《想見你》在安平妙壽宮前的白糖粿攤取景,老闆娘笑說,有很多韓國粉絲慕名而來。
《想見你》在安平妙壽宮前的白糖粿攤取景,老闆娘笑說,有很多韓國粉絲慕名而來。
《想見你》在安平妙壽宮前的白糖粿攤取景,老闆娘笑說,有很多韓國粉絲慕名而來。
《想見你》的取景讓台南旅遊有了另一個視角,圖為兩個男主角用餐的麵店,牆上的壁畫頗具特色。
《想見你》的取景讓台南旅遊有了另一個視角,圖為兩個男主角用餐的麵店,牆上的壁畫頗具特色。
在台南,每碗鍋燒意麵都有著店家對於湯頭、用料的講究與費心,《想見你》取景的閒情茗品屋也不例外。
在台南,每碗鍋燒意麵都有著店家對於湯頭、用料的講究與費心,《想見你》取景的閒情茗品屋也不例外。
《想見你》裡的莫奶奶冰店就是位於麻豆的龍泉冰店。(林旻萱攝)
《想見你》裡的莫奶奶冰店就是位於麻豆的龍泉冰店。(林旻萱攝)
《想見你》裡的莫奶奶冰店就是位於麻豆的龍泉冰店。(林旻萱攝)
《想見你》裡的莫奶奶冰店就是位於麻豆的龍泉冰店。(林旻萱攝)
龍泉冰店是在地人的心頭好,許多客人都是從小吃到老。(林旻萱攝)
龍泉冰店是在地人的心頭好,許多客人都是從小吃到老。(林旻萱攝)

曾囊括金鐘獎多項大獎的台劇《想見你》,去(2022)年底同名電影上映,劇中演員所到之處無不造成轟動。主角之一的男星許光漢,還成為唯一受邀韓國2023百想藝術大賞的外國頒獎人。這股《想見你》旋風,帶動了取景地點的旅遊風潮。

 

所以暫時將你眼睛閉了起來

黑暗之中漂浮我的期待

平靜臉孔映著繽紛色彩

讓人好不疼愛……」

《想見你》的第一幕,用伍佰的歌曲〈Last Dance〉開場,伍佰渾厚迷人的嗓音、帶有台客味道的氣口(台語),象徵著這部戲所蘊含的台灣意象。

細細鋪排台灣本色

《想見你》描述的是失去摯愛的女主角黃雨萱,因故穿越時空,變成有著同樣面孔卻性格迥異的陳韻如,而遇到了和她男友長的一樣的男子,開展一段關於愛情、友情的青春故事,同時,也是部尋找兇手、懸疑燒腦的劇情片。穿越的戲劇題材並不罕見,然而,原本是描述失去愛情的療傷故事,再加入帶有時空、角色置換的推理元素後,大幅增加戲劇張力,正如製作人麻怡婷所說,「怎樣把一個常見的主梗,變成新的視角。」

主創團隊在劇本孵化階段,便有意識地將台灣的文化特色放入作品,強化了戲劇的穿透力。像是貫穿全劇的關鍵錄音帶,編劇簡奇峯表示,當時精選了1990年代暢銷的台灣專輯,刻意選擇非主打、但很受歡迎的B面歌曲。而伍佰的〈Last Dance〉是他寫給自己的晚安曲,詞曲裡的款款溫柔,令人醉心,尤其伍佰的聲音辨識度高,「我們在寫《想見你》的時候,就想營造觀眾一聽、一看就是很台灣的作品。」簡奇峯說。

將戲劇的主要取景定焦在台南,也是同樣的想法,簡奇峯表示,台南相對於其他城市,有一個台灣特有的味道,各具特色的老房子造就古都的巷弄文化。像是戲劇裡建構的三二唱片行、陳韻如的家等,都是在巷弄裡取景,不經意帶到的廟宇更增添台灣特色,如此生活感的場景,便會在台詞之外產生發酵。

走進台南的時間裡

為多方了解台南的魅力,我們找上專長研究飲食與歷史的台南市文化局局長謝仕淵,闡釋台南的巷弄文化,「台南繼承了從清代以來府城的格局,保留了各時代的社區紋理,進入到台南的巷弄,路未必直也未必寬,更不會看到大量標準化製造的透天厝,而是依著巷弄的空間條件所建造的屋子。」它們承載了不同時代的美學風格,像是紅磚、花磚,一個轉角可能就揉雜了清代、日治,乃至戰後的建築。在謝仕淵眼中,巷弄文化裡看到的,是台南人用什麼樣的態度在營造自己的家,從鐵窗花的選擇、門口的植栽等,無不都是人們對生活方式的堅持與認同。

謝仕淵認為,台南的巷弄就是一座生活的博物館,「要去感覺台南的時間和空間,就必須從這些地方找到答案。」很多人到台南為了嚐遍美食,會將行程排滿,以求有效率的吃,移居台南多年的謝仕淵笑了笑說:「那多天人交戰啊!」在台南,你要讓自己跟著慢下來,這座城市不被現代工商社會所制約的節奏,他舉例,要緩慢到願意花時間走到台南公園用雙手和身體去感受百年老樹的紋理。「正是這種速度差,讓我發現台南生活的不一樣。」

微觀,時代裡的安平

《想見你》在台南建構戲劇裡的1998年,劇中有一段,當時是高中生的男主角李子維,偶然遇到迷了路、年僅六歲的女主角黃雨萱,「有一個白白的、高高的、紅色尖尖的屋頂,還有海。」小女孩童言童語地向大哥哥描述阿嬤家的線索,李子維得以推敲是有安平古堡所在的安平。兩人騎著車在尋找阿嬤家的路上,一會兒去到開台天后宮前喝杯清涼的飲料,一會兒又做椪糖、打彈珠,好吃好玩的氛圍,引起觀眾對安平的好奇。

《想見你》的另一位編劇林欣慧童年曾住過安平,小雨萱口中那個紅色很像小城堡的地方,就是她小時候的記憶,將親身經歷寫進劇本,也讓那場戲特別親切。具有400年歷史的安平古堡,訴說著荷治、明鄭、清領、日治等時期的故事,周圍的洋行、街道也都留下時代的痕跡,讓安平散發出自己的味道。

為深度認識這座悠遠的城市,我們邀請在安平長大的音樂製作人謝銘祐(綽號黑哥)引路,「大航海時代的台灣,真的是很精彩。」站在安平古堡前,他這麼說著。17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安平建立貿易據點,1624年興建堡壘,起初取名為奧倫治城,而後改名為熱蘭遮城。直到1662年,鄭成功趕走了荷蘭人,改名為安平鎮,並駐居於此,這座堡壘因而被當地人稱為王城。「由於隔著台江內海,以前安平人要到府城,不只要出城,還得出港。」謝銘祐說。

歷經多次政權的更迭,熱蘭遮城早已只剩殘存磚牆,當代看到的安平古堡,則是日治時期重建,而後又經過台南市政府整修,在瞭望台上加了尖形屋頂,並漆上白牆,成了如今的模樣。謝銘祐表示,要想看荷蘭時期的磚牆,留心觀察古堡周邊民居,或許便能發現驚喜。荷蘭時期的建築沒有水泥,而是用蚵殼敲碎燒成粉,再加上糯米汁、糖漿來黏著磚頭,所以這時期的紅磚牆接縫會看到白白的蚵灰。若在安平看到一面磚牆卻有不同厚度的紅磚,別懷疑,那肯定是不同時期建造。

信仰安平

安平作為台灣在國際登場的舞台,有著來自各地的移民,也帶來各自的信仰。謝銘祐解釋,安平是台灣角頭文化的發源地,台語發音的「角頭」(kak-thâu)指的是聚落,「角頭文化最重要的,是我們都拜同一尊神,有著同樣的祭祀圈。」像是開漳聖王、保生大帝等。而當角頭間有所紛爭時,則由安平開台天后宮來主持公道。

之所以稱為開台天后宮,因為裡頭供奉的媽祖,是當年鄭成功從湄洲恭請隨行的護軍之神。謝銘祐分享,如今廟裡主祀的媽祖,其實是當年鄭成功帶來的三尊媽祖中的三媽,鄭成功過世後,湄洲祖廟原有意將媽祖請回,但經過擲筊請示後,三媽旨意要留在台灣,成了今日庇祐地方的大媽。信仰就是安平生活的一部分,謝銘祐笑說,外公曾是天后宮的廟公,自己從小就在廟埕玩耍,出遠門工作回來,一定會來媽祖廟跟祂請安。

謝銘祐建議,旅遊安平最佳的方式,是走路。當有朋友來訪,他會帶友人在老街附近的巷弄裡穿梭,點數每個角頭宮廟的故事,海頭、十二宮、囝仔宮等。若抬起頭仔細找找,還能在民居的屋簷發現風獅爺,早期安平居民信仰風獅,會將風獅爺面朝東北方,張著大大的獅口,象徵吃掉東北季風,護佑漁民平安;而獅尾還有一個小開口,每當東北季風颳起,便會發出呼呼呼的聲響,就像是告訴居民,東北季風來了,可以捕烏魚囉!

講究的台南吃食

到台南旅遊,美食絕對不容錯過。經過劇組縝密的田調與費心安排,《想見你》出現許多台南在地美食。像是李子維在安平妙壽宮前買到的白糖粿,鏡頭下糯米糰被揉成螺旋狀,然後下鍋油炸,起鍋沾上糖粉與花生粉。男主角趁熱一口吃下,一旁迷路的小雨萱因為太想吃也跟著作出張口的動作,這個隱藏版的古早味小吃,因而被觀眾認識。

白糖粿的口感外脆內軟,吃起來像是麻糬,因此也稱作軟糕薯、軟糕炸(台語)。擅長觀察食物之於常民生活的謝仕淵形容,「白糖粿是一種人們心甘情願臣服於食物之下的代表,」現炸的白糖粿最是美味,所以人們都是圍在小攤旁排隊,等老闆炸好就在一旁品嚐,「願意遷就炸白糖粿的時間是很重要的。」而且白糖粿的攤車常是午後才營業,呼應了台南人喜歡吃點心的習慣,展現了這城市的閒適氛圍。

因為《想見你》而吸引許多粉絲前往嚐鮮的,還有鍋燒意麵。

說到台南鍋燒意麵的特色,來自台南、擅長飲食書寫的作家米果就提到,自己對於鍋燒意麵的標準,是一定要用小鐵鍋煮,然後放在四片木頭拼起來的容器中間,沸騰狀態端上桌;而且還要是同時有賣現打果汁、剉冰的店。謝仕淵表示,台南的鍋燒意麵常常是冰果店裡販售,這與學生的需求有關,下了課,想要吃冰又想要吃飽,造就了冰果店賣鍋燒麵的型態。

謝仕淵笑說:「在台南生活後,我才跟鍋燒意麵和解。」曾在台北求學的他,當時吃到的鍋燒意麵,僅是一碗以高湯粉調製、充斥火鍋料的麵,印象極差。然而,「台南的鍋燒意麵好吃,是它連湯都不一樣。」在食品工業發達的當代,什麼都能找到速成的替代,店家卻仍堅持費心熬製湯頭,紮實的用料,每一口吃到的,都是老闆的用心。以《想見你》取景的閒情茗品屋為例,老闆娘表示,湯頭都是清晨五點多就使用新鮮食材、柴魚熬煮,麵裡放的土魠魚塊則是每天新鮮的漁貨,自家切塊油炸。「我爸媽那輩就是這樣的做法,我們現在還是這樣堅持著。」老闆娘自豪地說。

《想見你》取景的地方,當然不只這些,左鎮的二寮日出、麻豆的龍泉冰店,還有考驗師傅炒功的鱔魚麵等,透過戲劇的無遠弗屆,都吸引了不少遊客造訪。誠如謝仕淵所說:「台南是值得旅客一年來三次的,」是個人們可以常來,能得到一些喘息,把它當成第二個家的地方。台南的魅力恰好呼應了《想見你》其中一集的標題:「借我一點你的時光,許我一點美好難忘。」

現在就踏上旅程,品味《想見你》的台南風景吧!

 

延伸閱讀:

走路,與世界聯結 國際友誼步道

一葉知「台」 從土壤養分辨別茶葉生產國度

相關新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