睽違三年,僑務委員會國慶文化訪問團2023年正式回歸!此次歐美團由舞鈴劇場擔綱,將於9月10日到10月3日赴歐洲及美洲地區展開巡迴訪演。9月4日「僑見大來賓」直播節目中,舞鈴劇場創辦人兼導演劉樂群擔任主持人,邀請參與《美麗島嶼》演出的歌手恰吉、鼓手方韻晴、鈴舞者劉葳三位藝術家,分享此次系列節目的執行製作經歷、合作過程,還有海外巡演背後的精彩故事。
劉樂群表示,此次舞鈴劇場《美麗島嶼》將有11位表演藝術家參與演出, 不只有鈴舞者、舞者,還會與歌手、打擊手、特技演員等各領域表演者攜手合作;融合臺灣豐富的多元文化,透過人、鈴、線交織出結合視覺與聽覺的流動藝術圖騰 ,傳遞超越語言及文化的感動。
演出中擔任歌手的恰吉,這次將化作海洋女神,平時作為樂團主唱的她認為,在參與舞鈴的演出時,和過往有著很不一樣的表演風格和型態;以個人演唱來說,是要試著挖掘自己內心的感受,然後傳遞給觀眾,而且多著重在音樂的呈現,但在舞鈴是存在一個角色,需要去理解、嫁接和扮演,並且要跟著劇情的流動去揣摩當下角色的心理狀態,這是非常有趣也具挑戰性的,同時也是她對舞鈴其他舞者及鈴舞者感到最崇拜的地方。
另一位表演藝術家是來自宋坤傳藝的鼓手方韻晴,小時候的她曾是個叛逆少女,在國中接觸打鼓並加入宋坤後,找到了自信也改變了她的人生。方韻晴一路拜師學藝到現在15年,多次與團隊到海內外各地演出,日前她才遠赴非洲,再次與佛光山南非天龍隊進行文化交流,教導來自南非各地貧困或單親家庭的女青年們打鼓,讓臺灣傳統民俗鼓樂在海外飄揚。
這次方韻晴跨界與舞鈴合作,在《美麗島嶼》中擔起打擊樂手身分,她分享其實要出國表演非常不容易,光是樂器與道具的運送就是一大挑戰,攜帶數量、大小都受到限制,如何以最輕便的幾面鼓,發揮出同樣甚至更好的表演效果,是相當困難的事;但她透露,此次將透過音樂、肢體表現和鼓的節奏技巧,以及與舞者的互動,打破大眾對鼓只能定點表演的既定印象。
舞鈴劇場曾多次擔任僑委會文化訪問團,走訪美加、亞洲、中南美洲、大洋洲以及非洲等地演出;身為舞鈴劇場副首席,也是演出表演藝術家之一的鈴舞者劉葳,回憶起過去巡演的經驗,她提到因為各地的演出舞臺規格和設備有很大的差異,每到一站都必須快速的應變,因此舞鈴團隊也練就一身功夫,創造出適合表演的舞臺。
劉葳也笑著說,從小跟著爸爸、哥哥姊姊扯鈴,有種被逼著一起學的感覺,但隨著努力練習、臺上演出的感動,還有觀眾回饋的能量,讓她逐漸想要精進自己,展現出更好的表演內容;現在的劉葳非常享受這個舞臺,也熱愛演出,希望透過這次巡演,能帶給久違的海外朋友們來自臺灣的精彩演出。
舞鈴劇場成立於1986年,35年來演出跨越30個國家、超過3,000場,這次僑委會國慶文化訪問團,是舞鈴劇場在疫情之後首次前往海外演出;劉樂群感謝過去在海外巡演時,世界各地僑領與僑胞們的熱情接待和支持,這次為期近一個月的演出,將到訪布拉格、法國、英國、巴拉圭等地,期盼再次帶給海外僑胞及國際友人世界獨一無二的藝術饗宴,展現最美麗的臺灣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