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是紐西蘭的大選年,10月14日的國會改選投票即將登場,國會議員選舉結果將直接影響到執政團隊會否易主,因此紐西蘭每3年一次的大選直到選舉結果揭曉的那一刻,都會是紐國新聞的熱點和人人都關注的焦點。奧克蘭地區經過今年的人口普查後發現,在兩個特別大的選區,亞洲人口占比已經接近驚人的50%,華人又在亞洲人口數中居多數,而其中自1996年起已經全面民主化而且熟悉選舉投票事務的臺灣移民在這當中就扮演關鍵性的角色。
9月15日紐西蘭選舉委員會特別假紐西蘭臺灣華夏協會會館舉辦一場對臺灣僑民的選舉事務說明會,臺籍選委會社區服務顧問王嘉珊僑務促進委員與兩位華人同事一同來到現場為鄉親們宣講。現場座無虛席一共80名包括僑領與鄉親熱烈參與本場說明會,僑務組組長邱亞芬也特別來到現場觀摩瞭解紐國的選舉制度。
紐西蘭臺灣華夏協會理事長陳琮崴說,今年紐西蘭的大選臺灣僑民能受到重視,作為全紐西蘭最大的臺灣僑團感到與有榮焉。今天特別感謝選委會選用華夏會館作說明會,也感謝鄉親們熱情參與。臺灣鄉親雖然人數不多,但相比起其他亞裔選民,臺灣僑民擁有豐富的選舉事務參與經驗和民主素養,一直以來都扮演著關鍵少數的角色。
紐西蘭的選舉委員會是一個完全獨立超然的單位,因此在事前也特別向鄉親們宣導現場不可以出現任何政黨或候選人的相關文宣、紀念品、衣服、帽子、旗幟等物品以免影響該單位必須恪守行政中立原則。
說明會從介紹紐西蘭的選委會開始,隨後談到紐國的選舉制度,由於紐西蘭是議會制沒有總統,國家最高的領導人是總理Prime Minister,而總理由國會最大黨或者占多數的政黨聯合推舉出來,之後再選任內閣。因此紐國每一次的大選其實就是在選出國會議員,以及政黨代表。紐國選舉制度採用的是MMP (Mixed-member Proportional Representation)即「混合議員比例代表制」,也就是每一位選民都有兩票,一票投政黨、一票投候選人。
與臺灣年滿20歲的公民才能投票有所不同,紐西蘭只要是年滿18歲的公民或者永久居民,並且過去曾經連續在紐西蘭境內生活超過1年以上,就可以登記成為選民。王嘉珊特別強調,紐西蘭和臺灣很不一樣,在臺灣只要是滿齡公民就會收到選票,而在紐西蘭則必須要「登記成為選民」才會收到選票。
另外一個紐西蘭選舉和臺灣差異很大的地方在於,紐西蘭是可以不在居住地進行「不在籍投票」,選民可以到全紐任一投開票所進行投票。甚至,如果大選期間因故身在海外的紐西蘭人,也都能利用選委會的網站做個人信息認證後下載選票填寫並上傳後完成投票。王嘉珊特別提到,紐西蘭很特別的是有所謂的「提前投票」制度,在大選日當天往前推兩週的時間,在這段期間內如果你已經清楚知道你要投給誰,你就可以到投開票所完成投票,無須等到大選日當天再進行投票。
說明會的現場選委會特別準備了選票的樣本提供鄉親們參考,甚至將投開票所內實際使用以厚紙板做成的圈票亭以及投票箱也搬來現場。在選委會人員示範並解說投票流程後,現場也開放讓鄉親做模擬投票並進行意見交流,會後選委會也特別準備了精美的輕食供鄉親們享用。由於本月底傳統的中秋佳節即將到來,紐西蘭臺灣華夏協會也特別準備葷素各半的臺式月餅禮盒做為會員鄉親的年節賀禮。
今天的說明會是一場熱鬧且饒富意義的活動,紐國選委會對於臺灣僑民的重視,也充分顯示中華民國臺灣幾十年來堅持民主自由的道路備受國際友人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