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宣傳擴大培育及留用僑生政策,並依循新南向政策「以人為本」的政策精神,僑務委員會9月23日舉辦座談會,邀請六大全國僑生社團代表與委員長徐佳青對談,藉此了解僑生在招生、就學輔導及畢業僑生留臺就業等面臨的問題。當天出席的僑生社團包括馬來西亞旅臺同學會、砂勞越僑生聯誼會、沙巴旅臺同學會、留臺緬甸同學會、臺灣印尼僑生聯誼會、中華民國在臺港澳大專學生聯合會,各同學會代表也簡報組織內部架構、活動安排及未來規劃等事宜。
徐佳青表示,僑生離鄉背井,到陌生的國度留學,是一個既辛苦又奇妙的歷程。她回憶剛到德國留學的第一年,每每經過火車站,她都有一股衝動想要買車票直奔機場,回到臺灣,因此她能感同身受僑生思鄉的心境。雖然留學期間較為辛苦,但她勉勵僑生把握年輕時光,勇於嘗試新事物,享受當地人文風情,培養深度思考的能力,對未來個人發展定有助益。此外,徐佳青肯定各同學會自助助人的精神,為故鄉的學弟妹提供重要資訊及精神力量,並舉辦聯誼交流等活動,增進彼此間的情誼,僑委會未來也願意持續支持各社團壯大發展。
徐佳青說明,僑委會為落實在學輔導與照顧,提供各項獎助學金,包括「頂尖獎學金」、「傑出獎學金」、「聯名獎學金」等,更有僑界的愛心捐贈,讓在學期間表現優異的僑生能申請獲發。此外,為鼓勵及協助僑生留臺就業,僑委會協調各部會放寬留臺工作法規,努力爭取縮短在臺工作時間以便申請永久居留證;今年更舉辦僑生就業博覽會,建置「全球僑臺商人才平臺」線上就業專區,提供超過5,000個工作機會以及職涯準備等課程,讓僑生為下一階段做好準備。
臺灣具備優質且完善的技職教育體系,徐佳青表示,僑委會近年來推動「3+4產學攜手合作僑生專班」及今年首度推出的「四年制臺灣產學合作學士班」等僑生專班,畢業取得學士學位後,即可透過評點制留臺就業,讓技術型人才可留用臺灣或返回僑居地貢獻所長,是一項互惠雙贏的僑生人才培育方案。
馬來西亞旅臺同學會總會長朱秦鋒表示,同學會成立的宗旨是協助大馬僑生升學輔導、辦理交流活動、工讀與留臺就業以及在臺緊急情況處理,今年同學會將會著重於協助畢業僑生覓職。他並預告,今年11月中旬將舉辦「馬來西亞文化日」,明年預計辦理就業博覽會,邀請大家屆時光臨共襄盛舉。
砂勞越僑生聯誼會會長田尹靜說,聯誼會成立於1963年,主要為促進砂勞越人在臺聯誼及提供協助,今年也是疫情後首次恢復辦理新生接機服務。每年寒暑假期間,聯誼會皆會舉行輔導說明會,為學弟妹說明赴臺前的準備事項和生活資訊。
沙巴旅臺同學會會長周東玄表示,同學會作為僑委會及僑生間的橋梁,提供最新的留臺資訊,未來也將持續與僑委會合作,加強會員們間的聯繫,並與各地同學會多多交流。
留臺緬甸同學會會長楊遠雯說,緬甸僑生來臺就讀以北部地區大學居多,若僑生遇到困難,同學會皆會盡力協助解決,每年都會定期辦理新生接機、幹部訓練等活動,團結並凝聚緬甸僑生向心力。
臺灣印尼僑生聯誼會會長羅水晶說,聯誼會連結在臺印尼僑生,大家有如一家人般相處融洽。聯誼會也與印尼當地留臺同學會保持密切聯繫,並返回印尼辦理升學說明會,協助更多印尼僑生到臺灣求學。
中華民國在臺港澳大專學生聯合會北區理事陳弘宇表示,聯合會除了定期辦理聯誼活動外,也會辦理小型郊遊,讓港澳學生了解臺灣特有的文化,並分享有關法律以及僑委會的最新消息。
徐佳青總結時提到,透過今日的座談會得知各同學會對於留臺工作甚感興趣,她邀請各同學會與僑委會合作,一起辦理就業博覽會,擴大僑生留臺工作的機會與效益。另外,她籲請各同學會把最新的僑生政策資訊帶回社團及僑居地,讓學弟妹把臺灣當作升學的首選,並鼓勵更多僑生畢業後留臺就業,為自己創造發光發亮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