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務委員會委員長徐佳青於11月7日參訪慈濟達拉斯分會,受到執行長凌源良及志工們熱情茶點接待並簡報介紹分會重要活動,駐休士頓辦事處處長蕭伊芳、文教中心主任王盈蓉、僑務委員陳世修及達拉斯僑領多人陪同前來拜會,會後並帶領委員長徐佳青一行參觀會所。
凌源良表示,達拉斯分會自1992年成立以來,已有31個年頭,相當受到僑界的長期支持。慈濟達拉斯志工於2005卡崔納風災中,啟動大型賑災活動,2007年,正式加入德州政府救災團體,與紅十字及救世軍成為合作夥伴,成為全美第一個加入政府的慈濟組織。除投入救災活動,也自2005年參與返校日活動,每年提供數千份制服。慈善和教育是達拉斯慈濟重點努力的兩大方向,達拉斯分會場地是全美國使用面積最大的會所,有四十個教室,總共可容納千人。近年慈濟在品德教育上獲得各界好評,此地的公立學校歐巴馬中學,自2011年即開始與臺灣有姊妹校交流合作,慈濟並能在達拉斯學區進入公立學校提供品德教育的正式學分課程。
徐佳青在聽取簡報後表示,感謝慈濟長期的付出努力,成為當地的模範,以全美來說,僑民大約100萬,在三億人口來說算是非常少數,卻能匯聚出如此大的能量,這股臺灣向善的力量已成為最佳國民外交,希望這樣的能量可以持續發展下去。語言教學方面,僑委會發展的目標與慈濟有很多共同方向,達拉斯慈濟進入主流學校的正式學分課程,成果尤屬難得。她提到,臺美已簽定教育合作倡議,僑委會與全球現有僑校合作推出臺灣華語文學習中心,全美54所,慈濟已有4所已在運作,另有4所還在申請當中。
同行的蕭伊芳首次拜訪慈濟達拉斯分會,她表示,愛心與慈善不分國際不分團體,很感謝慈濟在地方上的努力;王盈蓉表示未來與慈濟還有很多可以共同合作的地方,包括在教材上的提供,師資的培訓等。慈濟的實力已進入主流中小學,希望未來能繼續共同推動華語文教學。
談到簡繁體的教學心得,徐佳青認為中華文化及文物都是使用繁體,也是當初造字的原則,臺灣的教學模式及方法符合民主的價值,在海外華語市場應可以成為第一品牌。凌源良表示,慈濟多年來也對此有所堅持,儘管承受不少來自家長的壓力,慈濟仍舊維持繁體及注音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