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僑務電子報

:::

科隆東亞藝術博物館書法工作坊 首次介紹臺語文化「有春」

2024-02-28
僑務新聞志工鄭伊雯報導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Line 分享至twitter
給予愛星 11
東亞藝術博物館書法工作坊的德國學員們很高興展示學習的成果
東亞藝術博物館書法工作坊的德國學員們很高興展示學習的成果
德國學員們認識到書寫「春」字的中文意義與臺語文化的有剩餘意涵
德國學員們認識到書寫「春」字的中文意義與臺語文化的有剩餘意涵
東亞藝術博物館定期的中文導覽行程都是由詹秀蘭所專職負責
東亞藝術博物館定期的中文導覽行程都是由詹秀蘭所專職負責

位於德國科隆的東亞藝術博物館(Museum für Ostasiatische Kunst Köln)除了定期舉辦中文導覽團之外,也會不定期舉辦書法工作坊。而甫在2月24、25日完成的書法工作坊中,來自臺灣的老師詹秀蘭也首次在書法的介紹中向德國學員介紹臺語文化,讓大家在新春賀年的春聯書寫中,帶入臺語文化的語言運用意涵,借用深入淺出的德語、中文和臺語吉祥意境,為德國學員們打開瞭解臺語文化新一扇窗,學習得興致盎然。

任職於該館的詹秀蘭不只是教育導覽人員、同時也是波昂大學美術史學系博士生,去年首先在博物館舉辦定期的中文導覽活動,今年並在其推動的書法工作坊中,首次向德國民眾們介紹壦語的新春文化。詹秀蘭表示,在其為期兩天的書法工作坊,書寫主題是「春聯」,德國學員們認識到「春」字倒著貼法係藉由漢語諧音運作,象徵著「春到」之意。而台語中「春」與「有餘」同音,所以「春」字被貼在冰箱、米缸、食物櫥櫃上,是對來年的豐衣足食與不虞匱乏的美好祝福。讓她想起孩童時期,媽媽教她的美好傳承,彷彿還能回想起,那時媽媽用臺語笑笑地說:「有餘(臺語音:伍春/有椿)」的話語聲音。

她說:小時候我們家廚房有個醬色米缸,除夕日會貼上新的紅紙「春」字,所以這個「春」字,可以算是孩童時期對書法字的第一個懵懂想像。華人家庭的米缸,約是西方人放麵條、麵包,或馬鈴薯的櫃子,只要一解釋,德國學員們馬上心領神會,非常喜歡這堂課的主題。特別是講到臺語那一段,德國學員們眼裡閃著光、,咧嘴大笑覺得很有趣,每個學員都能在兩天的工作坊中學會了楷書「春」字,並寫了十張紅色金箔「斗方」,計算著回去送給哪位家人與朋友。

東亞藝術博物館的創辦人為德國亞洲文物收藏家阿道夫費實(Adolf Fischer,1856-1914)與其夫人弗里達費實(Frieda Fischer,1874-1945)。二人遊歷亞洲後,帶回大量文物收藏品返德,以其所收藏的中、日、韓三國的文物藝術品為主,設立即德國第一所亞洲文物主題的博物館,費雪夫婦與臺灣也頗有淵源。於1898年2月,熱愛旅行的藝術收藏家阿道夫費實也踏上臺灣土地,開始遍布全臺的旅行,而且留下珍貴有趣的漫遊紀錄,時隔125年之後,這份手記也由德文譯成中文,今年也在臺灣出版了《1898.福爾摩沙踏查:德國旅人阿道夫.費實的臺灣漫遊手記》一書。書中充滿對原住民族服飾與建築文化的觀察、當時情境下受到權貴家族接待的描寫,還有超過一百幅的照片和素描圖像,遍布食衣住行育樂的生活描寫等,是一本德國人對1989年代箭臺灣情境,難得一見的有趣觀察手記。

相關新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