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僑務電子報

:::

DHA變身感染防護新尖兵

2024-04-24
國科會提供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Line 分享至twitter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系教授邱浩傑(左6)研究團隊與國科會生科處處長楊台鴻(左5)於成果記者會合影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系教授邱浩傑(左6)研究團隊與國科會生科處處長楊台鴻(左5)於成果記者會合影

DHA(廿二碳六烯酸)長久以來廣泛作為孕婦與嬰幼兒的營養補充品以及臨床治療嚴重高血脂症的藥物;在國科會支持下,國立臺灣大學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系邱浩傑教授研究團隊進一步拓展了DHA的應用領域,將DHA與創新小分子化合物SC5005合併使用,於臨床上可用於預防導尿管相關感染,成為一種極具潛力的體內導尿管生物膜清除療法,這項創新的研究成果已發表多篇國際論文,亦取得美國、歐盟、臺灣與中國大陸的專利,並榮獲第二十屆國家新創獎(學研新創)的肯定。


生物膜是一種或多種細菌以其所分泌之胞外物質,許多人工植入物或醫療器材上都可見到生物膜的蹤跡。以導尿管為例,生物膜的形成會大幅增加病人泌尿道感染的風險,嚴重時更可能導致腎衰竭與敗血症等會危急病人生命的疾病。邱教授團隊將DHA與SC5005合併後,發現此組合能產生強烈的協同殺菌活性,可在10分鐘內清除試管上近98%的生物膜,以及從臨床病人所拔除的導尿管上近 95% 的生物膜,且其抗生物膜活性不受細菌種類及細菌本身抗藥性的影響,此外,這項創新的組合對人類細胞無明顯毒性。更重要的是,即使細菌連續暴露於此組合長達35天,也無法產生任何抗藥性。鑒於此一組合的卓越生物膜清除能力,邱教授團隊將其命名為ERAfilm (Eradicate Biofilm)。


據統計全球約25%的成人在住院期間需要使用導尿管,且高達75%的導尿管使用者會患有導尿管相關泌尿道感染(CAUTIs),而隨著臺灣逐步進入超高齡化的社會,可預期會有越來越多的病人接受人工導管的治療,伴隨而來的導管生物膜相關感染不僅會影響病人原發疾病的治療,還會大幅增加醫療系統的負擔。目前臨床上缺乏安全有效清除導管生物膜的策略,邱教授團隊的研究成果為解決這一難題提供了全新的策略。


在臨床上可利用現有三通道導尿管的灌溉導管,將含ERAfilm的生理鹽水注入患者的膀胱進行灌洗,透過清除膀胱內導尿管上的細菌生物膜,以達到預防CAUTIs的目的。預期這種簡易且非侵入式的操作不僅能有效預防CAUTIs,還能讓患者在家自行完成,從而減少再次感染的風險,除可提高病人福祉外,更可降低整體醫療系統的負擔。未來,團隊將持續確保ERAfilm在臨床應用中的安全性與有效性,致力於將此一突破性成果轉化為實際的醫療解決方案,為感染防護領域注入新的活力。

相關新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