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僑務電子報
:::

臺加僑青橋梁 國際青年親善大使王尹詩尋回「臺灣人」自我認同

2025-02-22
本報訊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Line 分享至X
2024年國際青年親善大使王尹詩(前排中) 擔任多倫多臺灣商會青年創業協會會長與團隊合影
2024年國際青年親善大使王尹詩(前排中) 擔任多倫多臺灣商會青年創業協會會長與團隊合影
王尹詩(坐者左2)擔任多倫多臺灣商會青年創業協會會長期間,協辦多倫多元宵花燈新春慶祝活動。圖為現場茶道體驗,邀請臺裔多倫多巿議員陳伶俐(Lily Cheng)(右二)、駐多倫多辦事處處長陳錦玲(右一)、文教中心主任藍柏青(右三)、臺灣商會副會長林煜森(右四) 一同品茶
王尹詩(坐者左2)擔任多倫多臺灣商會青年創業協會會長期間,協辦多倫多元宵花燈新春慶祝活動。圖為現場茶道體驗,邀請臺裔多倫多巿議員陳伶俐(Lily Cheng)(右二)、駐多倫多辦事處處長陳錦玲(右一)、文教中心主任藍柏青(右三)、臺灣商會副會長林煜森(右四) 一同品茶
王尹詩舉辦「你知臺灣多少」活動,邀請臺裔講者分享臺灣身分認同,也結合五官正念察覺,讓僑青與加拿大友人體驗臺灣文化
王尹詩舉辦「你知臺灣多少」活動,邀請臺裔講者分享臺灣身分認同,也結合五官正念察覺,讓僑青與加拿大友人體驗臺灣文化
王尹詩(左)與2022年國際青年親善大使梁一念(右)出席多倫多「2024臺灣之夜」新春聯歡活動,與當地政要交流,共同宣傳臺灣
王尹詩(左)與2022年國際青年親善大使梁一念(右)出席多倫多「2024臺灣之夜」新春聯歡活動,與當地政要交流,共同宣傳臺灣
王尹詩(左5)曾任北美洲臺灣商會聯合總會青商部秘書長,與僑委會委員長徐佳青座談合影
王尹詩(左5)曾任北美洲臺灣商會聯合總會青商部秘書長,與僑委會委員長徐佳青座談合影

2024年2月元宵節,在加拿大多倫多著名的北約克中心與賴士民(Lastman)廣場,罕見聚集上萬名臺灣僑胞與加拿大民眾,熱鬧慶祝農曆新年。這場「臺灣味十足」的大型文化活動是多年來首度由當地政要、臺商會與僑界青年共同合力完成;而其中一位重要的幕後推手,就是獲選為2024年國際青年親善大使的王尹詩。

同年7月,王尹詩卸下多倫多臺灣商會青年創業協會會長重任,回憶起這場青創會協辦過最大型的活動,「當時只有三個禮拜的時間可以籌備,是非常具有挑戰的任務!」她與幹部成員們積極招募當地與臺灣商家,設置包括茶道、書法、扇子繪畫等藝術展演、美食及各種新創品牌等40多個攤位,同時邀請音樂、舞蹈等表演團體,規劃舞龍舞獅與各種文藝節目,展現臺灣精彩豐富的多元文化。現場更找來20多位第二代、第三代臺裔青年與約克大學臺灣同學會的僑青們擔任志工,成功連結當地主流社會、僑界與臺灣。

王尹詩透露,在時間如此緊迫下,其實初期攤位招商不如預期,幸好透過臺灣僑社、商家和表演團體的互相幫忙與支持下,還有網路宣傳與曝光,當天不只熱烈迴響,更吸引許多路過的當地加拿大民眾圍觀體驗。她笑說,這場活動原本並不在她所提出的青年親善大使計畫中,卻意外成為最大亮點,也最能概括整個計畫目標的最佳成果;這也讓她更加確信,要與當地主流社會有更多連結和合作,才有機會將「行銷臺灣」的效益擴大。

話說從頭,王尹詩其實並沒有為了參與國際青年親善大使進行特別的規劃;這段選拔的過程,反而讓她有機會梳理從大學、工作到參與僑社,這一路以來所耕耘的成果,用更具體完整的方式呈現出來。

王尹詩國一就隨父母來到加拿大,所以她並沒有太多深入了解臺灣的機會;來到國外生活後,隨著成長與經歷,看待家鄉的角度開始不一樣。她認為,除了美食不在話下,臺灣的軟實力與充滿創意的能量體現在不同產業與文化領域中,例如原住民與現代文化融合,又或是對跨國多元文化的包容與結合。

擔任大學學生會會長期間,王尹詩看到很多外國同學對華文很感興趣,但都是以學習「中國的中文」為主,這讓她覺得很可惜,因為同樣是華語,臺灣也有著非常多值得認識的的特色傳統文化;因此,她透過語言交換的機會,讓外國友人在學習華文的同時,也一起了解臺灣。

王尹詩說,因為社工的背景和熱心助人的個性,她一直期盼運用自己的力量與資源去幫助更多人;所以大學後期她加入青創會,促成青年學子和創業家們有更多交流互動的機會,並在2022年接任青創會會長後,更積極幫助在海外生活的臺灣人融入主流社會,同時協輔當地臺灣創業青年的事業發展。

「我希望能透過商業、社交、文化及參與國際組織等方式,強化臺灣與第二、三代臺裔青年的連結,並促進與加拿大主流社會的互動,提升臺灣國際形象與能見度。」王尹詩強調,這是她參與國際青年親善大使所訂下的最大目標。

作為一名心理治療師,王尹詩結合自身專業背景,融合商業、自我認同與心理學,在2024年5月於多倫多北約克市政廳舉辦一場「你知臺灣多少(Taiwan Tapestry)」的活動。除了邀請4位優秀第二、三代的臺裔講者,分享創業過程與推廣臺灣文化,更重要的是分享講者們對於「臺灣」的身分認同經歷。不僅如此,這場活動最特別是運用五感方式「實際體驗」臺灣文化,包括臺灣阿里山火車聲音、茶樹精油感受森林的味道、品嘗阿里山烏龍茶、製作阿里山愛玉、研磨山葵等五官正念察覺結合,讓參與的僑青、臺裔青年產生更大的共鳴;同時也向加拿大當地民眾傳達了臺灣的傳統習俗、價值觀、特色文化和美食等多元樣貌。

王尹詩坦言,過去在加拿大念高中和大學時期也曾對「臺灣人」的身分感到迷惘與疑惑,因為不知道該如何向外國友人介紹自己與臺灣,通常只能簡單帶過,不會特別去解釋;但在加入青商會、投身僑團活動後,逐漸發現自己是能成為臺灣與加拿大之間的「橋梁」。她表示,海外臺灣人凝聚起來的團隊向心力,以及互相支持的力量,讓她對「臺灣人」的身分更有認同感與歸屬感,現在的她更有勇氣、更有自信的為臺灣發聲,並希望能主動向更多外國友人介紹臺灣,邀請他們一起參加活動。

參與國際親善大使選拔的過程,也像是一場王尹詩心靈的成長之旅,與每場活動的夥伴們一起改變及成長,一步一步透過自己的力量,傳遞臺灣的價值。王尹詩期許未來持續連結臺灣僑界與加拿大主流社會,拓展醫療照護、商業等更多元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相關新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