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跨歐、亞兩洲的土耳其,是歐亞往來貿易的必經之地,歷經千年文明歷史以及宗教的洗禮,孕育出中西方融合的獨特文化風格。因此,伊斯坦堡讀書會特地邀請兩位年輕有為的僑胞於線上分享經商以及求學的經驗與心得。
臺商沈瑞至居住在土耳其已超過10年,從2004年就來到土耳其念書,畢業於伊斯坦堡土耳其文學系;目前從事海參貿易,有空時會擔任貿協、臺灣參展團或是官方會議的翻譯,當初會選擇來到土耳其不僅是因為它地理位置優越,且為開發中國家、華人較少,雖然比較冒險但成功機會也大。
僑胞王惠怡也於線上詢問他有位朋友收了很多支票,到期前卻又被廠商拿來換其他支票,導致手上有支票無現金,造成生活拮据。對此情況臺商會黃美琦會長和理事吳依真表示,只要堅決不同意廠商換票,就能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沈瑞至也建議有意來土耳其經商的朋友要盡量與大公司合作,可以減少跳票風險和品質問題;同時也要隨時注意匯率,因土耳其受到政治因素影響,時常導致匯率波動。
沈瑞至也回憶起,曾幫助過一位旅土僑胞,這位小姐因不慎滑倒有點腦震盪,希望懂土文的朋友能陪伴他去醫院做檢查,當時還是清晨,他坐著計程車一路趕往,除了陪伴看診外,更協助將保險所需文件備齊,讓這位僑胞能安心返回臺灣。
另一位留學生鍾宇軒,分享自己選擇在土耳其讀書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土耳其的物價低廉但生活水平卻相當高,外國人在土耳其的工作機會也蠻多,尤其是當地會中文的人很少,相對有更多的創業機會;留學期間生活多采多姿,生活步調緩慢悠閒,土耳其人非常熱情,整體環境舒適彷如在度假,不僅風景漂亮,觀光旅遊景點也相當有特色。但要特別注意的是,有些觀光區例如外國旅客較多的地方,經常出現扒手或是會遭店家刻意抬高物價的情況發生。
鍾宇軒在學期間便經常參加土耳其慈濟慈善基金會的活動,在齋月時一起封齋、發放、開齋,感受到行善的美好,他也希望以後能持續參與活動。目前因受到疫情的影響,大部分的學校都改為線上教學模式,不知什麼時候能開放學生到學校上課。
線上與會的留學生胡雲凱也笑著補充,來土耳其念書一定要準備臺灣之光大同電鍋,在當地自己煮菜非常方便,如有私人保險者應準備好資料以備不時之需,並且一定要準備一張可提領現金的信用卡,在異鄉行走時會方便很多。
感謝土耳其臺商會黃美琦會長、僑務促進委員暨同鄉會張家蘭會長、世界臺商會理事吳依真女士、外貿協會郭吟暉經理共同參與,感謝讀書會翁珮菁及李玟諭的熱情協助,讓聊天室談話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