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僑務電子報

:::

柏林青商潛力之星 丁心諭打造臺味餐飲品牌

2022-09-30
陳思妤提供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Line 分享至twitter
給予愛星 2
僑委會副委員長徐佳青(中)訪德時前往Mibap品嚐臺味餐點,駐德大使謝志偉(右),Mibap負責人丁心諭(左)
僑委會副委員長徐佳青(中)訪德時前往Mibap品嚐臺味餐點,駐德大使謝志偉(右),Mibap負責人丁心諭(左)
一走進Mibap餐廳首先映入眼簾的特色吧臺,磁磚與注音符號展現濃濃的臺味
一走進Mibap餐廳首先映入眼簾的特色吧臺,磁磚與注音符號展現濃濃的臺味
餐廳裡的固定菜色小火鍋,湯頭的配方及原料大部分自臺灣進口
餐廳裡的固定菜色小火鍋,湯頭的配方及原料大部分自臺灣進口
店裡經常高朋滿座,許多臺灣顧客特地來品嚐小火鍋
店裡經常高朋滿座,許多臺灣顧客特地來品嚐小火鍋

丁心諭2013年第1次來到德國精品業打工度假,返回臺灣幾年,決定離開舒適圈再度來到德國,雖然還是做精品,但內心渴望創業的種子已經萌芽。由於家族做的是小火鍋,讓她思考在柏林創業先從飲食產業切入。

創業初期, 丁心諭一邊在精品業維持固定工時及收入,一邊籌畫成立公司。面對大量德文文件、效率差的緩慢作業流程、飲食業複雜規定、以及困難生澀,連德國人都看不懂的德文字,但她依舊堅持不懈。也因為如此,除了仰賴專業律師外,更結識了許多在小吃市集擺攤的同行,成為後來互相鼓勵的戰友。創業開公司做品牌,困難的是人事問題,要能找到適合的人共同創業、互相信任非常重要,也是很好的學習機會。

德國疫情封城初期,她正好決定辭去正職,在小吃市集擺攤認識的戰友,有一半因為疫情放棄餐飲業的副業,專心在家上班,只做原本的正職;丁心諭也曾面臨是要堅持做下去,或是放棄的難題,在其他戰友的鼓勵下,開始嘗試與外送平臺合作,一段時間後業績慢慢增加,甚至回到封城前的業績,讓她信心大增,決定繼續堅持下去。

幾年下來試了水溫,她抓緊機會認真的調整菜單、更新品項,決定找店面開餐廳,名稱叫做Mibap,並確立了餐廳菜色,主打小火鍋與六種臺式便當、雞蛋糕、珍奶。為了雞蛋糕,她將兩臺營業用的雞蛋糕機器從臺灣扛到柏林;火鍋的配方跟湯頭承襲臺灣自家餐廳的口味;便當則保留臺式口味,並沒有特地為了德國顧客做調整。餐廳裡的臺灣特色是獨立建造的瓷磚牆吧臺,地板的磁磚也是充滿臺灣記憶,如同小時候學校裡的地板。

做市場調查時,她到很多城市去觀察,發現在不同國家不同城市,顧客的消費行為有很大的落差,例如在日本餐廳,顧客已經熟悉「日本拉麵」這項產品,在韓國餐廳,顧客則是習慣裹滿醬汁的「韓式炸雞」,而「臺式便當」卻經常需要跟顧客說明、介紹。因此丁心諭希望柏林有更多臺灣餐廳,當產品的數量建立起來以後,就能做出飲食文化的品牌。

時任駐德國代表處僑務秘書張光璟因為活動需求,經常跟Mibap訂購便當作為餐點,因此更了解Mibap的潛力,推薦丁心諭報名「全球青商潛力之星」,獲獎以後跟臺灣的講師進行經營上的交流。店內的裝潢使用可移動式的桌椅,是基於她的願景,希望吸引更多臺灣人來餐廳用餐,更是僑界互相交流的場域,還能舉辦活動、例如作為僑委會巡迴美食講座的場地、柏林臺灣電影節的Meet Up,集合在德國的臺灣人力量,行銷臺灣豐富多元的文化面貌。

相關新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