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訊)國立臺灣大學於15日舉行創校96年慶祝大會,並頒發各領域傑出校友獎項。畢業於臺大歷史系的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以其多年來致力推動兒童早期教育的貢獻榮獲社會服務類傑出校友。張杏如在致詞時強調:「教育,環境最重要!」她認為,教育的本質不在於教與學,而在於「育」,是透過榜樣、典範和涵養來塑造孩子。
張杏如指出,環境是影響孩子成長最關鍵的因素。她以自身經驗和研究成果佐證,孩子出生後的家庭環境和親子互動模式,對於孩子人格發展和學習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她特別強調,幼兒早期的腦部發育奠定了孩子的情緒穩定度、人格發展和學習探索的信心,因此提供一個優質的早期教育環境至關重要。
張杏如以自身在臺大的求學經驗為例,認為臺大提供了一個開闊、包容的學習環境,讓她在良師益友的陪伴下成長茁壯。她也以此期許學弟妹們,在進入社會前勇敢追尋夢想,享受青春。
信誼基金會是臺灣最早推動兒童早期教育的民間組織。在張杏如的帶領下,信誼基金會致力於深耕「親職教育」,幫助家長認識孩子發展的各個階段和特質。信誼基金會發行臺灣第一本探討幼兒教育的《學前教育》月刊,並發展至今成為「信誼好好育兒」數位平台,陪伴數百萬家庭從孕期開始學習育兒知識。
張杏如強調,推動親職教育的關鍵在於環境,其次是親子之間的良性互動。良好的親子互動能促進孩子腦細胞的連結,自然地在生活中產生學習。因此,信誼基金會積極提倡親子共讀,出版優質童書,並發起「臺灣嬰幼兒閱讀起步走運動」。
張杏如也首開先例設立了幼兒室內遊戲場域,也就是現今普及的「親子館」,並舉辦各式親子活動,鼓勵親子共同遊戲、共同學習。47年來,張杏如帶領信誼團隊,持續呼籲社會重視學齡前幼兒教育,推動親子共讀、親子共玩,並提供多元的教養方案,提醒父母以孩子的發展為基礎,為孩子營造一個優質的學習環境。
然而,張杏如也對現今的社會環境提出反思。面對少子化危機,她呼籲社會大眾思考:現今的社會是否是一個適合孩子成長的環境?她指出,在安全、職場友善等配套措施不足的情況下,許多父母在育兒過程中面臨時間、資源和體力的困境,導致家庭功能失衡。此外,網路和社群媒體的影響也讓孩子過早世故。
張杏如以其多年來在兒童教育領域的耕耘和觀察,提醒社會大眾重視教育環境的重要性,並期許社會共同努力,打造一個安全、友善、適合孩子成長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