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訊)為協助大專校院新進專任專業輔導人員適應大專校院校園環境,於校園內順利推動學生輔導工作,教育部於114年2月10日至11日辦理「113學年度公私立大專校院新進專任專業輔導人員在職培訓研習」,共有120位新進專任專業輔導人員參與。
為因應學生輔導需求,強化校園心理支持系統,學生輔導法已於113年12月18日修正公布,除增加輔導人力編制、落實三級輔導機制外,也系統介接社會安全網絡,並增訂維護兒童及少年最佳利益作為學生輔導原則,將有助提升我國學生輔導整體量能及品質。其中專科以上學校專任專輔人員配置,由1200:1調降至900:1,有很多新進專業輔導人員將進入大專校院服務,因此教育部針對校園常出現的議題規劃本次研習,期待能讓這群生力軍在進入校園時能有更充分瞭解校園環境。
本次研習由樹德科技大學承辦,研習首日,由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諮商輔導中心陳斐娟主任介紹「學校輔導工作政策、法規及倫理」,說明校園中輔導相關的工作重點、法規及專業倫理守則;屏東大學學生諮商中心洪菁惠主任講授「輔導體制組織配置與危機事件心理輔導介入處遇」,介紹校內危機事件因應及系統合作模式;嘉南藥理大學學輔中心黃姝文主任講授專業輔導人員如何運用自身經驗善用與建置「跨專業轉介(銜)網絡合作機制」,再引導學員思考在系統的任務,如何運用轉銜或轉介至適當系統資源,共同協助個案。
第二天則由東吳大學健康暨諮商中心王佳玲主任講授「校園常見精神疾患辨識與憂鬱自傷防治」,先引導與會人員思考大學生為何會請心理假,再分析目前校園中學生尋求諮商的類型及常見的大學生精神疾患,共同思考如何為學生建置安全網;張麗君諮商心理師講授「校園性別事件辨識與介入」與「校園性別事件行為人輔導」,介紹校園性別事件類型、通報與適法性處理,及如何提供行為人與受害人輔導協助;最後並由四區輔諮中心召集人分組帶領學員討論及經驗分享與交流。
本研習課程邀請大專校院資深主任及相關領域學者專家擔任講師,協助學員認識大專校院學生輔導工作環境與相關的法令規範及如何與組織、系統合作。教育部期待藉由此次研習活動,提升輔導實務專業知能及資源連結,同時增進新進專任專業輔導人員互動與交流,形成支持系統,提升整體諮商輔導工作的服務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