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世總覓得臺北的家,彼此相挺成長茁壯
除了發起支持臺灣的各項活動外,鄭東平對於世總業務推行及臺商權益維護也同樣不遺餘力。由於世總在1994年於臺北成立時,並沒有自己的辦公處所,當時會員的聯繫地點就以該屆總會長僑居地為主,比如第1屆蔡仁泰總會長在美國紐約、第2屆余聲清總會長在泰國、第3屆鄭東平則在德國,對於會員來說著實不方便。因此,在鄭東平任內第1次理監事會議期間,全球六大洲代表在當時僑委會祝基瀅委員長陪同晉見李登輝總統時,便向總統傳達了世總想在臺北找個「家」的期望。
事後李登輝總統旋即要求經濟部及僑委會全力協助,後來在時任工總理事長的高清愿支持下,於工總會所內提供一間辦公室予世總使用,每個月僅收新臺幣3萬元,內含水電費、相關辦公設備及一名專職人員處理世總業務,並由經濟部資助第一年所需的新臺幣36萬元經費。1997年7月,世總的臺北辦公室終於揭牌,正式運作。
此外,1997年7月間,因柬埔寨發生內戰,政府一共發動了4次撤僑行動,但由於我國在當地並未設有代表處,只能透過民間力量進行。當時鄭東平也商請泰國及越南的臺商會就近協助救援,「因為泰國的余聲清曾任世總第2屆總會長,越南臺商會則很早就成立了,兩國的臺商會既有地緣關係,運作也很成熟,只能仰賴他們動用在地關係,在邊境協助撤僑,當然其中大部分都是臺商,另外也提供他們所需物資。」柬埔寨撤僑行動充分展現臺商在國家或同胞有難時,不畏艱難、彼此互助的臺灣精神,也讓世總的聯繫、協調功能得以充分展現。
回首自己任內推動的各項工作,鄭東平笑說,「雖然常常為『錢』所困,但因為有全球各地臺商朋友的支持相挺,終能一一度過難關,甚至在我的任期結束時,還結餘了7萬美元,這是世總成立以來首度有結餘款得以交接給下一屆總會長。後來甚至還通過決議案,要求每一屆總會長的結餘款都不能比上一屆少,不過當然之後世總逐漸成長壯大,捉襟見肘的日子也不復見了。」
鼓勵培養青商,匯聚群力支持臺灣
雖然擔任世總總會長的日子距今已有20年,現年逾70歲的鄭東平對臺商後輩及世總仍抱著深厚期待,也期勉自己繼續為臺商服務、為臺灣打拚。他認為,早年移居海外的老僑多逐漸凋零,海外臺商已成為僑界的主流,無論學經歷、財力及組織號召力都更為強大,與僑居地政府、國會及主流社會關係良好,並普獲重視。因此,他期許臺商應該團結,同時也要培養年輕的第二、三代青商加入臺商會,共同支持臺灣。
另外,他也建議政府正視臺商的力量,多傾聽臺商的聲音,「政府不要針對性地因臺商到中國大陸投資而心生芥蒂,兩岸之間的交流並非壞事,我們不談政治,純粹談生意。畢竟,臺商賺的錢多了,經濟實力夠強大,在僑居國的主流社會講話才大聲,才更有能力回饋社會,幫助國家。但無論臺商身處何地,我們終究心向臺灣,必定會全力支持政府,成為國家的外交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