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僑務電子報

:::

來台灣喝咖啡 精品咖啡莊園微旅行

2023-12-30
台灣光華雜誌授權提供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Line 分享至twitter
台灣產的咖啡品質,不輸國際大產區。
台灣產的咖啡品質,不輸國際大產區。
農業試驗所嘉義分所,自日治時期就致力於咖啡的試驗、栽培等研究工作。(林旻萱攝)
農業試驗所嘉義分所,自日治時期就致力於咖啡的試驗、栽培等研究工作。(林旻萱攝)
水洗、日曬或蜜處理,咖啡果實因不同的處理方式,而產生不同的風味。
水洗、日曬或蜜處理,咖啡果實因不同的處理方式,而產生不同的風味。
鄒築園方政倫(右)為顧客特調咖啡。
鄒築園方政倫(右)為顧客特調咖啡。
阿里山的咖啡農團結一致精進咖啡的栽培與後製技術,使得阿里山成了台灣精品咖啡的聚落。
阿里山的咖啡農團結一致精進咖啡的栽培與後製技術,使得阿里山成了台灣精品咖啡的聚落。
卓武咖啡館館主許定燁別出心裁,運用品茗的茶海、茶杯及聞香杯來品味咖啡。(林旻萱攝)
卓武咖啡館館主許定燁別出心裁,運用品茗的茶海、茶杯及聞香杯來品味咖啡。(林旻萱攝)
古坑嵩岳咖啡郭章盛(右)將咖啡嫁接在台灣原生種狗骨仔樹上,試圖在環境變遷的時代,找尋咖啡在台的永續之路,因此獲得神農獎。(林旻萱攝)
古坑嵩岳咖啡郭章盛(右)將咖啡嫁接在台灣原生種狗骨仔樹上,試圖在環境變遷的時代,找尋咖啡在台的永續之路,因此獲得神農獎。(林旻萱攝)
國人愛喝咖啡,台灣咖啡產業策略聯盟召集人林哲豪觀察,台灣的杯測師、烘豆師占全台人口比率之高,為世界罕見。
國人愛喝咖啡,台灣咖啡產業策略聯盟召集人林哲豪觀察,台灣的杯測師、烘豆師占全台人口比率之高,為世界罕見。
飛鼠咖啡父女檔陳吉華(右)與陳瑜安,將咖啡館打造成兼具鄒族文化的特色咖啡店。
飛鼠咖啡父女檔陳吉華(右)與陳瑜安,將咖啡館打造成兼具鄒族文化的特色咖啡店。
飛鼠咖啡面對大片山景,深受顧客喜愛。
飛鼠咖啡面對大片山景,深受顧客喜愛。
郭章盛在他的咖啡試驗園玩嫁接技術,試種各種咖啡樹種。(林旻萱攝)
郭章盛在他的咖啡試驗園玩嫁接技術,試種各種咖啡樹種。(林旻萱攝)
嵩岳咖啡農場位在古坑鄉海拔1,200公尺的山區,拾級而上是三合院老宅,品咖啡別有韻味。(林旻萱攝)
嵩岳咖啡農場位在古坑鄉海拔1,200公尺的山區,拾級而上是三合院老宅,品咖啡別有韻味。(林旻萱攝)
嵩岳咖啡是「原汁原味的農家」,庭院打幾張桌子,就可以變身為露天咖啡廳。(林旻萱攝)
嵩岳咖啡是「原汁原味的農家」,庭院打幾張桌子,就可以變身為露天咖啡廳。(林旻萱攝)

法國大文豪巴爾札克的經典名言:「我不在家,就在咖啡館;不在咖啡館,就在去咖啡館的路上。」品味一杯氤氳騰升、風味迷人的咖啡,似足以讓人墜入美好的想像世界。

台灣咖啡,現正飄香!咖啡農運用智慧農業,產出國際級的精品咖啡。來去咖啡莊園,品一杯莊主追尋完美所淬煉的極緻單品,你會發現,一切皆為啜飲一口美好。

 

阿里山日出、夕陽、雲海是經典的美景,高山茶向來名聞遐邇,現在咖啡樹錯落其間,還是台灣精品咖啡莊園雲集的「咖啡聚落」。今(2023)年台灣與卓越咖啡聯盟(ACE)首度舉辦卓越杯咖啡示範競標(COE, Cup of Excellence),前20大的咖啡當中,有13件來自阿里山。

台灣咖啡栽培史

台灣適合種咖啡?農業試驗所嘉義分所所長方怡丹表示,南北緯23.5度間是俗稱的「咖啡帶」,咖啡的生長條件與茶樹相似,台灣有文獻記載種咖啡的歷史是在1884年由英商引進少量的阿拉比卡咖啡樹。

專長研究咖啡的嘉義分所副研究員張淑芬說,1902年日本政府在現今恆春熱帶植物園栽培咖啡,發現阿拉比卡種最適合台灣,遂在海拔300公尺的雲林縣古坑鄉荷苞山栽培樹苗,並廣植在華山等地,二戰後台灣沒有咖啡市場,咖啡產地大多荒蕪。

1950年代國際咖啡價格高漲,台灣再現一波咖啡熱潮,農復會(農業部前身)邀請美國專家來台協助發展咖啡,並派台灣「咖啡之父」、嘉義分所主任朱慶國引進抗銹病的夏威夷品種與栽培技術,還在斗六設立雲林縣經濟農場(簡稱「斗六咖啡加工場」),後來政府未繼續獎勵推廣,台灣咖啡因此沉寂。

1999年921大地震重創台灣,卻是咖啡起飛的契機。方怡丹說,政府為重建災區,推動「一鄉一特色」政策,古坑鄉以昔日的咖啡產業為發展主軸,2003年雲林縣政府舉辦首屆「台灣咖啡節」打響名號,也奠定古坑為「台灣咖啡故鄉」的地位。嘉義分所則從日治時期至今就扮演選拔咖啡品種、輔導農民種植技術,並蒐集種原保存的角色。

農業部統計,目前台灣咖啡種植面積約有1,178公頃,咖啡生豆量逾1,000公噸,主要產在屏東、南投、台東及嘉義縣。

2021年台灣首度與卓越咖啡聯盟舉辦「PCA典藏咖啡競標」,就吸引來自美、法、日本等14個國業者參與競標,其中不乏有咖啡界APPLE之稱的美國藍瓶咖啡;2023年升級舉辦有「咖啡界奧斯卡」之稱的卓越杯(COE)競標,顯見台灣的咖啡品質已受到國際買家認可。

「台灣能在短短20年間產製高品質的咖啡,主要是農民很爭氣。」方怡丹說,農民自我精進,中央及地方政府舉辦各項咖啡豆評鑑與競賽,讓咖啡品質不斷提升。

以阿里山為例,咖啡農還共組嘉義咖啡產業發展協會互相交流,協會監事、卓武咖啡館主許定燁說,以「共好、共享」的精神,讓產區的品質均一提升。鄒築園莊主方政倫擔任協會理事長時,還舉辦咖啡媒合會,並讓進入決選但未獲獎的咖啡也有機會參與競標,「有努力就有機會」。

咖啡的消費現象

台灣產製高品質的咖啡,咖啡消費文化也是推升的動力之一。台灣咖啡產業策略聯盟召集人林哲豪說,1998年星巴客來台展店之後,日系、自家烘焙的咖啡館陸續開展,還有台人自創平價的「壹咖啡」,爾後便利超商販賣現煮咖啡,還搭配活動、節慶推買一送一可寄杯,喝咖啡成了民眾的日常。

國際咖啡組織(ICO)統計,2021年台灣人全年的咖啡消費總數約28.5億杯,平均每人一年喝掉122杯。

台灣人愛喝咖啡,在咖啡產業也出現有趣現象。林哲豪觀察,台灣人取得國際咖啡品質學會認證的杯測師(CQI Q Arabica Grader)已有671人,咖啡館、自家烘豆的咖啡館、烘豆師(者)占總人口比例高,便利超商可提供烘焙一周內的新鮮咖啡豆,這些現象在全球皆屬罕見。

近年台灣是世界最知名的咖啡產地競標賽BOP的最大買家,超商還推出精品級咖啡,顯示消費者更有品味消費高品質及高單價的咖啡。台灣咖啡正朝向精品方向發展,走出屬於台灣的特色。

「哇!台灣也有COE!」方政倫說,能夠冠上COE競賽,代表台灣具有技術與品質,他認為台灣咖啡已優於許多大產區的COE咖啡品質,咖啡莊園衛生、整潔、科技化生產,而且公共基礎建設方便、咖啡莊園具有易達性,人民懂得品味咖啡,這在大產區很少見,雖然台產咖啡因人工成本而單價高,若走一趟莊園,會覺得喝到的是一杯有價值的咖啡。

鄒築園,以百年咖啡莊園為志業

我們巡禮咖啡莊園,首先拜訪阿里山樂野部落的鄒築園,店外豎立一座鄒族勇士銅像,手持長矛、身背獵刀,有如方政倫所言「戰鬥農民」的寫照。

2007年方政倫獲全國台灣精品咖啡豆評鑑大賽冠軍,其後醉心開店而跌出台灣咖啡排行榜,因而認清品質才是王道,他的藝伎日曬在2022年阿里山莊園咖啡精英交流賽媒合會中拿下特等獎,並以5公斤新台幣52萬元拍出,創下競標的世界紀錄。

台灣是科技島,方政倫運用智慧農業種出高品質的咖啡;咖啡園設有偵測器,測得的土壤溫濕度、肥力等回傳到App,他只需透過大數據擬定田間管理策略,例如土壤缺水,只消啟動自動灑水系統即可,他有更多時間在園子裡觀察,「發現很多特別的東西,改變台灣咖啡產業」。

「索恩娜」(So’ngna,鄒語「最好的、最佳的」),就是他觀察到葉子與果實性狀與眾不同,經DNA鑑定確認是非洲原生種,但無名字,而由他命名的。他相信,若能持續觀察發現新品種,要找到屬於在台灣發現的咖啡品種,也是可能之事。

方政倫還投資購進篩選機、去殼機、烘焙機、設置冷藏室,鮮果就近產置維持鮮度;並開設教室,不時舉辦分享會、開設杯測課程,不吝與咖啡農交流。

園子一隅種著茶樹,這座原是方父種茶的「起家」產業,卻願意廢掉讓他種咖啡,「所以我在咖啡界一定要種出成績。」

方政倫的咖啡莊園,從講究田間管理到後製完全「一條龍」,來到鄒築園,你會認識頂尖咖啡是這樣產製而來。

卓武山咖啡農場,每年期待新豆誕生

阿里山鄉最南端的茶山村,卓武山咖啡農場的「日曬藝伎」,在2021年PCA競拍中拍出1磅500.5美金(相當於1公斤新台幣30,820元)的高價,打破PCA歷年最高單價的紀錄。

農場主人、現年70歲的許峻榮種茶37年,因為蟲害,2001年接受兒子許定燁的建議改種咖啡,並從台茶悟出生存之道,透過比賽累積實力與知名度。

但許定燁說,起初種咖啡的知識不足,父親便與志同道合的農友組織嘉義縣咖啡產業發展協會,透過協會邀請國外莊園主來台分享技術,從中獲取新知。

許峻榮擅長田間管理,還學會嫁接、自製肥料,拍出高價的「日曬藝伎」,就是他將藝伎的品種嫁接在鐵皮卡樹上創作出驚豔四座的作品。

許定燁則與生技公司合作,引進智慧農業,在不同的時間點採樣土壤、咖啡果實、葉片、枝條化驗,執行精準農業,大大提高了咖啡豆的品質和產量。「我們知道在對的時間點要做什麼事,很科學化。」許定燁說。

道地的卓武山咖啡農場的原豆咖啡,在嘉義市區的卓武咖啡館也喝得到。在此喝咖啡還很有儀式感,品茗杯加聞香杯,啜飲前先打開五感品味咖啡氣味;藝伎水洗有著檸檬、柑橘的酸甜香氣,入口有一股莓果調的韻味,口感柔順醇厚;SL34 山泉水洗有著花香、茶香,與梅子、柑橘、瓜果等香氣,甜感佳,風味均勻。

「就是一直實驗、不斷實驗,累積資訊。」許定燁說,每年採收季很期待新豆誕生,「感覺好像在中樂透」,未來期盼在台灣找出風味獨特的咖啡品種。

飛鼠,喝一杯鄒族文化咖啡

「’Aveoveoyu!」飛鼠Peisu咖啡店主陳瑜安的父親陳吉華,在庭院用鄒語熱情地向我們打招呼。

阿里山鄉達邦村特富野部落,隱身民宅後方的飛鼠咖啡,後院有大片山林坡地,深秋之時,坡地的咖啡樹結了一串串咖啡櫻桃,喝咖啡兼賞景更顯愜意。

「開了咖啡店才知道很多人,喝咖啡但沒見過咖啡樹。」人稱「華哥」的陳吉華說,他們想讓顧客喝咖啡也能認識咖啡樹本尊。

飛鼠咖啡成立,因為陳吉華的女兒陳瑜安長期「北漂」,想回家了。某次返家探親,她驚覺父親已經白髮蒼蒼,自己卻離家很遠。她憶起每回返家時與父母圍坐喝咖啡聊近況,「咖啡香等於家的味道」,於是陳瑜安決定從咖啡出發。

她與丈夫去年一同返家開店,在外打拚的姐妹們也返回部落共同經營,父母與弟弟則負責田間管理,一家人因為咖啡緊緊相繫。

飛鼠咖啡不僅是凝聚家人的基地,陳瑜安還將之打造成蘊含鄒族文化的咖啡館。她說,飛鼠是部落常見的動物,「Peisu」在鄒語為有錢財之意,她希望咖啡店賺錢,也能像飛鼠一般傳播鄒族文化。

傳說中鄒族的天神哈莫(Hamo)在山林踩出雙足腳印,族人隨之定居,特富野部落是天神腳印的第一個落腳處,陳瑜安設計部落景點導覽,讓消費者喝咖啡兼走讀鄒族文化。她回鄉創業的精神,使得飛鼠咖啡獲國發會選為青年培力工作站,陪伴返鄉青年投入地方創生。

陳吉華也因咖啡再度「創業」,去年首次參加生豆比賽就進入複選。「消費者的嘴很厲害,喝得出品種,得一次獎也不錯。」他說。

古坑嵩岳,尋找最出眾的咖啡

從草嶺公路蜿蜒而上,來到有「台灣咖啡故鄉」的古坑,拜訪海拔1,200公尺的嵩岳咖啡。

郭家是一座三合院古宅。「我們是原汁原味的農家。」莊園主人郭章盛笑著介紹。從庭院可以俯瞰他的咖啡試驗園,遠眺嘉南雲峰及阿里山山脈群,在石板埕品一杯台灣味的咖啡,別有風味。

現年60歲的郭章盛,從小喜歡研究植物,國小就會嫁接,那時他聽長輩提及荷苞山有咖啡,因為好奇,特地上山找咖啡樹,果真在山頂找著,還移植回家種種看,用炒花生的方式後製咖啡果實,「炒菜鍋炒一炒還真的有咖啡香」,才確定種的是咖啡。

921大地震後,古坑以咖啡為特色,郭章盛才從工程業改行,專職種咖啡,2010年參加美國精品咖啡協會 (SCAA)競賽,是台灣參賽者中排名最佳,讓他信心大振,此後年年征戰皆得獎。

「我是全台第一個種藝伎的。」郭章盛擅長嫁接,也捨得投資引進新品種,他的試驗園有從荷苞山採摘的鐵皮卡,引進的藝伎、黃波旁、賴比瑞亞、紫葉、卡杜拉、非洲原生種,也有在鐵皮卡嫁接藝伎、黃波旁等,園子熱鬧非凡。近年藝伎品種深受市場歡迎,很有試驗精神的他,頗自豪自己「慧眼視英雄」。

為了提升咖啡豆的品質,郭章盛的三個兒子皆考取Q Grader杯測師證照,採收期郭家人齊聚杯測,就是要篩選出最出眾的咖啡。

「嘉南雲峰最近阿里山脈,咖啡喝起來有烏龍茶感,是這個山頭的特色。」他今年參加農業部首創的第一屆台灣咖啡分類分級(TCAGs)評鑑示範賽,獲得特選的藝伎水洗咖啡有花香氣味、酸甜口感,他說:「像喝果汁,口感乾淨到可以穿透,想像空間很大,新加坡籍的評審也想買。」

來台灣咖啡莊園喝咖啡,你喝到的是莊主傾畢生熱情所成就的好咖啡,值得不遠千里!

 

延伸閱讀:

《台灣客家女性》

老城甦醒 台中舊城區的文藝復興

相關新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