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僑務電子報
:::

歐美學生對中國鐵幕風格卻步,台灣如何趁機吸引國際生來台?成為全球華語教育新中心的機遇與挑戰

2024-08-15
今周刊授權提供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Line 分享至twitter
示意圖/圖取自shutterstock
示意圖/圖取自shutterstock
表一、 美國學生在中國大學院校就學人數(2011/12至2021/22學年)
表一、 美國學生在中國大學院校就學人數(2011/12至2021/22學年)
表二、中國學生在美國大學院校就學人數2011/12至2021/22學年)
表二、中國學生在美國大學院校就學人數2011/12至2021/22學年)

近年來,由於中國與西方國家的關係惡化,不僅前往中國學習中文的民主國家學生普遍減少,這些國家的學生在本土學習中文的意願,也因為中國將華語文教育轉化為其銳實力的一部分,而出現衰退。

缺乏中文造詣夠深的本土人才,無疑將使這些國家減少與使用華文國家經濟文化交流,甚至因為了解淺薄,增加國際關係上誤判的風險。

台灣教育機構應思考如何在此大趨勢下,利用自身文化地理及制度的優勢,取得全球華語文教育更具主導性的地位,將觸角深入到目前較為不足的歐美國家,廣結可長可久的善緣,厚植台灣的軟實力。

 

美國欠缺通曉華語文的本土人才 

以美國為例,欠缺在美國出生長大的華語文人才其實已是長期的問題,尤過去超過半世紀幾乎又以學習簡體字的中文人才主導華語文的發展。

根據表一的資料顯示,在2011-12學年,美國有將近1.5萬名大學生和大專院校學生在中國就學,且此數字波動當中整體呈下降趨勢。

特別是2019-20學年出現明顯大幅崩跌,僅有2,481人。2020-21學年,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這一數字驟降至382人,2021-22學年進一步降至僅有211人。

雖然這兩年赴中學生數量應有所反彈,但人數依然遠低於新冠疫情前。

反觀表二中國學生在美國大學院校就學人數,在2010-11學年就已有近16萬名中國學生在美國大學就學,人數是美國學生到中國大學就讀的十倍以上。

這一數字在隨後幾年持續上升,到2019-20學年達到了超過37萬人的歷史最高點。

然而自2019-20學年以來,由於新冠疫情及美中關係等原因,中國大學生在美國的數量下降,2021-22學年大約為29萬人,雙方留學生數量的差距達將近的一比一千,比例已達令人咋舌。

由於中文文字有多義化(polysemy)及隱喻化(metaphor)的情況,表達常模稜兩可,不甚精確。加上華人特有的曲折複雜的思考邏輯及溝通互動方式,外人要能精確理解其字裡行間暗示和含義,訓練時間頗長。

未來10到15年內,美國通曉華語文本土人才,恐將變得越發稀缺。

來自歐洲國家到中國留學的學生數量也呈現相似趨勢,而亞非洲國家到中國的留學生減少幅度則較小。

 

美中高等教育交流失衡  易造成溝通誤判

由於在大部分中國父母的認知中,美國的高等教育環境以及畢業後就業機會,較中國為佳,加上其普遍具有強烈的意願為子女教育進行投資,而這些觀念並不存在美國社會,使得美中兩國高等教育交流的不平衡。

相對於中國人對美國的了解深入,這種彼此了解的不對等,極易造成雙方認知和溝通上的失衡甚至於誤判。

 

中國鐵幕管制  歐美學生卻步

外國學生在中國學習人數大幅減少,反映出新冠疫情爆發後,中國對於疫情的反應暴露出嚴厲的治理風格、所造成的生活限制、經濟政策變化,以及國際企業關閉在中國的辦事處,導致國際學生無法或不願赴中國學習。

此外,2023年7月中國正式施行的「反間諜法」修訂版等一系列政策,讓很多美國人對前往中國顧慮重重。中國與西方國家關係的緊張,也對學生交流的意願造成負面影響。

以美國而言,隨著兩國間的政治和經濟摩擦加劇,學生和家長對於赴中國學習的安全、學術自由受限以及滯留中國的風險感到擔憂,導致赴中國學習的美國學生人數減少。

這樣的發展趨勢,連美國決策的菁英圈都憂心忡忡。例如,有「印太沙皇」之稱的美國副國務卿坎貝爾(Kurt Campbell)曾提出與中國重新協商,以避免中國任意拘留或擴大使用出境管制來限制美國人離開中國,以增加美國公民前往中國的動機。

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Nicholas Burns)也表示,目前美國在中國的留學生數量實在太少,與中國人口和美中關係的重要性完全不成比例,增加美中對話誤解及政策誤判的風險,且未來無法和中國展開足夠深入了解的商務交往及外交過招。

 

自由開放、學費低廉、生活便利  成台灣吸引外國學生利器

由於中國提供外國學生到中國學習的誘因的光環逐漸消退,面對仍然強勁且日趨重要的中文教育的需求,對於台灣發展成為世界華語教育中心,是一項機會。

在文化上,台灣被其他國家大部分人視為一個「傳統而美好」的「另類小中國」,雖在政治上大部分的民主國家已認知到中國與台灣是不同的政治實體。

除台灣使用正體字,完善地保留傳統中華文化,而國際社會一般認知上所謂的「美好」,是包括台灣相較於中國的社會穩定,提供了一個相對安全和穩定的學習環境,發展良好且可期待的經濟機會,多元文化和自由開放的社會環境,讓國際學生能夠更自在地體驗台灣這個與世界接軌的中文社會,而且可為台灣未來在國際政治及商務當中,取得更為有利、主動的地位。

此外,台灣低廉的學費和較可負擔的生活費,對高生活費高學費的歐美國家學生來說,也具經濟上的誘因。

以2023年而言,台灣名目人均國民所得雖僅達美國的40%($32,394 vs. $81,630),但如果考慮實質購買力,平價之後的人均國民所得相差14%($65,746 vs. $76,329)。簡言之就是拿這些國家的錢到台灣,消費者會發現物超所值。

而台灣的教育費用更是極為低廉,這種國際間的相對具價格競爭的現象,也存在於台灣與世界大部分的已開發國家。

以台灣的國立大學而言,在2024年平均一年學雜費總額大約4,000至4,500元美金左右(參考台灣大學學生繳費標準一覽表),約是美國研究型州立大學的八分之一到六分之一,甚至不到研究型私立大學的10%。行銷策略上實無打價格戰的必要,應著重於非學費上的特色。

 

台灣成為全球華語教育新中心的機遇

本文所針對的華文教育市場,並非目前以台灣已有所經驗的東南亞國家為主的學生,而是以歐美國家以學華語為主要目的學生。

若能夠多了解這群潛在的目標市場,針對其所好加以宣傳台灣就學的優勢,配合其搭配修習科目或主修,畢業後也有更好的經濟機會。

通過高中和大學合作,舉辦留學展會、教育交流會議和網路宣傳等方式,增加台灣在外國學生中的知名度,而不一定需祭出獎學金之類的誘因。

然而,台灣教育機構亦需思考如何不斷改進教育國際化,利用國際學生親身教育經歷口耳相傳,增強台灣教育的吸引力。這就需要增強教師的國際教學能力,改進課程設計以提高國際競爭力。

此外,國際學生離鄉背井,對於如住宿、醫療、心理輔導等服務的需求不同於本土學生,因此需提供更完善的支援系統,以輔助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上更加順利。

建立校友聯繫網絡,提供在校學業和職涯發展情報與支持,形成正面循環,有助吸收未來學生。這些校友可成為台灣在全球的大使,分享他們在台灣百聞不如一見的學習和生活經驗,吸引更多國際學生前來學習。

台灣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和相對安全的學習環境,這些都是吸引國際學生的重要因素。台灣使用繁體字,保留了許多傳統中華文化,這對於那些對華語文感興趣但又擔心中國政治環境的學生來說,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此外,台灣的社會相對自由開放,可謂是「富而好禮」,能夠提供學生更多的發展機會和體驗多元文化的可能性。

隨著中國與西方國家關係的惡化,通過了解歐美國家的學生需求,改進國際教育,提供符合需求的支援系統和經濟誘因,台灣可以吸引更多的國際學生前來學習,台灣有機會成為全球華語教育的新中心,從而提升台灣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

在這個過程中,台灣教育機構需持續努力,確保提供高品質的教育和支持服務,讓更多的國際學生能夠體驗到台灣的魅力和價值。

 

作者簡介_邱萬鈞

美國波士頓東北大學財務金融系教授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Boston, MA, USA

相關新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