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僑務電子報

:::

國產疫苗入隊 疫苗覆蓋率逐步提高 台灣防疫治理的亮點

2021-08-01
央廣提供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Line 分享至twitter
歷經民眾的配合,以及中央地方傾力合作,台灣得以從五月每天500多例的確診數,在七月開始降至每天兩位數。 圖:Unsplash
歷經民眾的配合,以及中央地方傾力合作,台灣得以從五月每天500多例的確診數,在七月開始降至每天兩位數。 圖:Unsplash

國產疫苗高端疫苗已開放民眾登記施打意願,隨著蔡英文總統及多位名人以實際行動支持國產疫苗,民眾登記人數隨之衝高,顯然政府有次序的疫苗政策發揮正面作用,「政府及企業採購、國外盟友捐贈、國內自行研發」三管齊下的策略奏效,國內疫苗儲量將有所提升,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里程碑,尤其在疫情可能常態化的形勢之下,未來勢必要持續研製新型疫苗來因應變種病毒的傳染風險,在七月中旬高端疫苗通過「緊急使用權」(EUA)之後,另一支國產疫苗聯亞疫苗也可望在短期內取得大量生產資格,眼看受困多時的疫苗之荒即將煙消雲散。

台灣度過危險期 防疫治理模式的典範

回顧這段期間台灣面臨的種種挑戰,採取為期二個月多的三級警戒,更必須因應社會大眾對疫苗短缺的不安情緒,再加上來自中國施壓動作頻頻,以及國內部分輿論的攻防,一場原本該是公共衛生專業的疫情,添加了政治因素的干擾,頓時讓標榜著防疫資優班的執政團隊黯然失色,民眾對政府的防疫政策漸失信心。不過,歷經民眾的配合,以及中央地方傾力合作,在檢疫、追蹤及隔離作法上不斷滾動調整及進步,台灣得以從五月每天500多例的確診數,在七月開始降至每天兩位數的狀態,雖稱不上完美無瑕,但防疫經濟是值得佳已研析的治理模式。

從「公共治理」(Public Governance)的角度來看,台灣自五月開始的防疫經驗,確實出現有許多實務與學理的對話與碰撞,從原本中央一條鞭的防疫模式,逐步授權給地方政府部分權限,這正考驗著「中央-地方關係」(Central-local Relations)的發展,無論從檢疫、篩檢、疫調、疫苗施打及公共場所管制等事務,無不看到中央與地方之間的磨合及衝突,且截至目前為止,仍持續在進行當中,尤其在「警戒降級」及「適度解封」的作法,疫情指揮中心的決策落實到地方,常出現「順時中」與「逆時中」的擺盪,這背後有著地方場域判斷,以及政治性的考量。

疫苗儲量及覆蓋 與時俱進的防疫新生活

此外,針對疫苗的引進更夾雜著國內、外的複雜博弈,來自中國不斷阻撓台灣取得疫苗的壓力,以及國際社會對於「疫苗外交攻防」的反制,同時也有國內不同政治勢力的風向操作,該如何擬訂可行且穩妥的疫苗政策,正考驗著執政黨的決策判斷,這背後不只有公衛因素,更涉及到國安層級的問題,如何謀定而後動,也讓台灣因應「政治疫情」有了不同的政策思維。政府聯合企業採購疫苗的「公私協力」(PPPs)及「加快研發國產疫苗」的「疫苗自給自足」,再加上各種管道所引進的疫苗,對台灣最有利的疫苗策略,便是在引進、庫存及施打上能循序漸進,重要性不言而喻。

不過,疫苗畢竟不是商品,具有公共財的性質,政府所採取的公費施打模式,為了是要提高疫苗的覆蓋率,以達到全國免疫的目標,所以縱然可以讓民眾自行選擇疫苗品牌,但也是由政府所認可下的疫苗方能作為選項,每種疫苗開放施打的時間及儲備量都不同,且能同時作為選擇的項目有限,所以難以用「公共選擇」(Public Choice) 中的「用腳投票」(Foot Voting)來分析民眾選擇行為,也不能藉此來延伸疫苗的接受度,頂多是一種「有限的」偏好意願表示。以此邏輯來看,判斷疫苗效度是在施打後的免疫與否,人數並不能代表疫苗的好與壞,而無論民眾選擇接種哪種疫苗,都可以表示對政府事前把關的信任,這才是重點。

持平而論,二級警戒要再降級的關鍵在於疫苗的覆蓋率,此時國產疫苗已列入施打選項,加上陸續引進的疫苗,以及另一款國產疫苗投入生產的機會相當高,可以預見的未來,只要防疫工作持續維持,那麼完全解封不是不可能;另外,政府也已規劃好未來兩年的疫苗採購,顯然已認知到防疫是需要有長期抗戰的準備,這也是接下來必須向國人說明的地方,就算施打了疫苗仍必須保持正確的防疫習慣,而所謂的防疫新生活就是理出一套與疫情共存的生活模式,尤其近期部分疫苗覆蓋率高的歐美國家有疫情反撲的現象,我們應引以為鑒,以作為調整防疫政策的參考,這樣才能在「有效防疫」與「經濟生活」之間取得平衡。

相關新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