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外科學會位於芝加哥的「國際外科醫學博物館臺灣廳」於9月14日重新開幕典禮,超過120位人士與會,場面熱鬧非凡,駐美國代表處大使蕭美琴在駐芝加哥辦事處處長類延峰及國際外科學會中華民國總會理事長鄭丞傑教授陪同下,應邀蒞臨開幕典禮。
芝加哥文教中心主任蔡季穎偕辦事處同仁、國際外科學會世界總會執行長 Max Downham、伊州財務長Michael Frerichs、伊州眾議員Rita Mayfield、美國「海關暨邊境保護局」、國務院外國使領館芝加哥分處及波蘭、立陶宛與捷克駐芝加哥總領事館官員,及主流貴賓皆出席觀禮。
開幕典禮由中華民國總會秘書長陳敬昌副教授擔任主持人,並由鄭丞傑致詞開場,他表示中華民國總會於2012年與國際外科學會保持信任的主要合作夥伴關係。在Max Downham的建議和大力協助下,今日在國際外科醫學博物館成功建立臺灣醫學展覽室。並說協會也努力提升臺灣在國際醫學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蕭美琴致詞表示衷心感謝國際外科博物館重新開幕臺灣廳,這是展示臺灣醫學成就的絕佳機會,同時也表達臺灣與世界聯繫、奉獻的渴望。蕭美琴說,儘管臺灣在加入WHO等國際組織的過程中遭到排除、孤立等不平的待偶,但幸運的是,臺灣有像國際外科學會這樣有原則的朋友繼續支持,並為所有臺灣人民提供機會為世界做出貢獻,這就是善意的循環。
類延峰致詞說明十年來國際外科學會致力提升臺灣在外科醫學領域的知名度,因此鼓勵大家將芝加哥「國際外科醫學博物館臺灣廳」介紹給更多人認識、遊覽。類延峰表示國際外科學會作為非政府組織,與世界衛生組織有正式關係,相信臺灣這次回歸國際外科博物館,對世衛組織而言有其重大意義。
Max Downham致詞讚揚鄭丞傑教授是非侵入性、高強度聚焦超聲手術技術之父,並感謝臺灣在創新醫療發展上所作的貢獻。Michael Frerichs 則以在臺灣生活的經歷說明與國際交流、建立關係的重要性,他也感謝臺灣人民以及蕭美琴對促進臺美合作的努力。
致詞後,貴賓一同為臺灣廳的大型液晶螢幕掀開紅幕,宣告正式啟用。接著在臺灣廳由鄭丞傑及Max Downham陪同蕭美琴詳細參觀並講解,還有捷克、立陶宛、波蘭代表、及臺灣各僑團重要代表一同參觀。
僑務委員徐曙明、芝加哥臺灣醫界、臺美商會、青商會、世總青商會輔導會長黃聖家、伊大芝加哥校區教授及學生、香檳校區學生、北公園大學教授、西北大學臺灣同學會、及各僑團學醫商界重要幹部當日也出席盛會。
大會還備有各式佳餚及中秋月餅點心以饗賓客,並備有月餅當伴手禮,為國際外科醫學博物館臺灣廳開幕典禮帶來節慶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