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僑務電子報
:::

臺灣文化走進日本小學教室 國際交流課程啟發學生視野

2024-12-02
駐大阪辦事處提供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Line 分享至X
學生們為了迎接大阪弁天町臺灣華語教室校長陳洳豔,特別製作的歡迎板
學生們為了迎接大阪弁天町臺灣華語教室校長陳洳豔,特別製作的歡迎板
陳洳豔為學生們介紹臺灣
陳洳豔為學生們介紹臺灣
學生們玩起臺灣民俗運動的毽子
學生們玩起臺灣民俗運動的毽子

一場特別的國際交流課程在東大阪市的小學五年級教室展開,11月28日大阪弁天町臺灣華語教室的校長陳洳豔,應東大阪市教育委員會邀請擔任國際交流課程的特別講師。以臺灣為主題,向三個班級近100位五年級小學生介紹臺灣的地理、文化及傳統民俗運動等,讓小學生們透過互動體驗,感受臺灣文化的獨特魅力。

課程一開始,陳洳豔從臺灣的地理與文化講起,強調臺灣是個有多元族群文化的國家,包括閩南人、客家人和原住民等族群。她向學生介紹了各族群的特色,並教大家用不同族群的語言打招呼:臺灣臺語的「你好」是「你好(lí-hó)」、臺灣客語是「你好(ngi ho)」、臺灣華語則是「你好(Nǐ hǎo)」;學生們聽得津津有味,並跟著練習發音,體會臺灣語言文化的多樣性。

為了讓孩子們更深刻體會臺灣的文化,在陳洳豔的引導下,學生們利用僑委會提供的原住民紙雕頭飾材料包,親手製作色彩繽紛的原住民頭飾,手作過程中,陳洳豔同時講解了原住民頭飾背後的象徵意義。學生們完成並戴上自己色彩繽紛的作品,開心地展示彼此的成果,教室內洋溢著歡笑與成就感。

課堂中,陳洳豔還比較了臺灣與日本小學生活的差異,引發了學生們的好奇心。臺灣小學生在吃完午餐後會進入午睡時間,通常是在教室內的課桌上趴著休息,而日本的小學生則有自由活動的時間,他們可以在教室內看書,或者到教室外玩耍。除此之外,她還提到臺灣小學通常沒有像日本一樣普及的游泳課,而日本幾乎每所學校都有游泳池,學生從小就學習游泳技能;臺灣的體育課則更著重於籃球、羽毛球等球類運動。這些細節讓學生們感到十分新奇,對臺灣的校園生活有了更具體的想像。

最後,陳洳豔介紹了臺灣的傳統民俗運動——「毽子」。除了分享毽子的歷史與文化背景,還親自示範了三種經典玩法。學生們不僅學得專注,還熱烈提問。

這場國際交流課程不僅讓學生們對臺灣有更深的了解,也藉由文化體驗和互動,增強了他們對多元文化的認識。陳洳豔表示,很開心透過這樣的課程,為國際文化交流盡一份力,將台灣的多元族群文化分享出去,並在孩子們的心中播下文化交流的種子,期待更多世界的角落能感受到臺灣的美麗與多樣性。

相關新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