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僑務電子報
:::

與2025台灣燈會相輝映 台灣百大觀光亮點:異域故事館

2025-02-21
央廣提供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Line 分享至X
位在桃園龍岡「忠貞新村文化園區」的「異域故事館」。(吳琍君攝)
位在桃園龍岡「忠貞新村文化園區」的「異域故事館」。(吳琍君攝)
身著傈僳族傳統服飾的李福英,帶領大家進入「異域故事館」,講述著她與家人和先輩們從全都是原始叢林的金三角來到台灣的故事。(吳琍君攝)
身著傈僳族傳統服飾的李福英,帶領大家進入「異域故事館」,講述著她與家人和先輩們從全都是原始叢林的金三角來到台灣的故事。(吳琍君攝)
李福英就是當年泰北孤軍第五軍18師上校團長李萬錦的女兒。(吳琍君攝)
李福英就是當年泰北孤軍第五軍18師上校團長李萬錦的女兒。(吳琍君攝)
「異域故事館」展示的手工國旗,是泰北孤軍用生命來守護的重要信念。(吳琍君攝)
「異域故事館」展示的手工國旗,是泰北孤軍用生命來守護的重要信念。(吳琍君攝)

(央廣訊)「2025台灣燈會在桃園」引爆人潮,事實上來到桃園,除了晚間可賞燈,白天也可前往知名的大溪及石門水庫一遊。不過旅途中,還有個新興的台灣百大觀光亮點值得佇足,那就是位在「忠貞新村文化園區」的「異域故事館」。

悲莫悲兮生別離 顛沛流離的戰爭歲月

鄰近桃園國際機場的桃園高鐵站和機場捷運A18、19站,最近因為2025台灣燈會引爆賞燈潮,許多遊客也會順道在白天規劃前往馳名已久的大溪老街、慈湖以及石門水庫一遊。不過就在即將抵達大溪前的龍岡地區,還有個新興的台灣百大觀光亮點,用截然不同的方式,照亮半個世紀前幾乎隱沒在歷史洪荒裡的異域孤軍的故事。

『(原音)所以我說,戰爭不是前面打仗很悲壯、打死多少人這件事而已,我們沒有經過戰爭的人,真的不知道戰爭的殘忍。福英姐我是經過的人,雖然沒有打過,但是在那個戰場上待過。你知道,朝不保夕,有的時候,緊張的時候,媽媽都會幫我們把衣服全部都穿好,風吹草動,立馬要走人。所以在那種風聲鶴唳的環境之下,真的每個人心裡都有很重的傷。所以真的就是,好好地珍惜我們台灣的和平。』

來到「忠貞新村文化園區」,身上穿著滇緬一帶傈僳族傳統服飾的李福英,帶領大家進入2022年3月才落成的「異域故事館」,講述著她與家人和先輩們從全都是原始叢林的金三角來到台灣的故事。並指出館內陳列的一尊小女孩的雕塑作品,是為了講述在逃難的當下,4、5歲大的女孩最容易被拋棄在戰場上,因為半大不小,講又講不聽、跑又跑不快、抱著又很重,為了讓更多人活下去,許多母親只能選擇割捨。她說:『(原音)你知道,你把孩子丟在那個荒山野嶺,它不像台灣,還有人送到警察局。所以我常常問人家,生離跟死別到底哪一個比較痛?在台灣每個人都說,當然死別啊!但是你跟這種曾經把孩子丟掉的媽媽相處過,你就知道,生離才是人生的至痛!她心裡的傷口永遠沒辦法結痂。所以呢,我們這邊有很多這種老人家,就是曾經把孩子丟在那個戰場上,你跟她隨時聊天,講到相關話題,她永遠都淚如雨下,永遠都沒有辦法遺忘這件事情!』

即使他鄉變故鄉 也要用生命守護國旗

異域孤軍的故事要從1949年第二次國共內戰、國民政府退守到台灣講起。當時雲南有一支不願投降的部隊越過邊境,在泰國、緬甸和寮國交界的金三角地區打游擊,最後由國民政府整編為「雲南反共救國軍」,作為牽制共軍、守護台海安全的部隊,並在砲火不絕的蠻荒峻嶺,前仆後繼、浴血奮戰了30多年,最後才在國際的壓力下,逐漸撤回台灣,並安居在桃園龍岡的忠貞新村。

因此,有別於台灣的其他眷村,忠貞新村是唯一一個聚集泰北孤軍及其家屬後裔的所在。而李福英正是當年泰北孤軍第五軍18師上校團長李萬錦的女兒。

直到13歲才輾轉從金三角來到台灣的李福英,指著館內陳列的一面手工國旗,和照片上連最後一面都沒見到的父親,述說著她的回憶。她說:『(原音)那國旗對我們的孤軍非常重要,大家知道以前不是隨便買就有中華民國的國旗,而且也不能隨便拿出來在別人的國家顯擺。所以以前的國旗都是媽媽縫的,爸爸們是帶在身上。以前我常常小時候看到我爸有的時候會把一個、我那時候以為是一個破布、有甚麼好看的,就是沒事拿出來看。現在我了解,就是那種「出去會死人」,為什麼你還可以前仆後繼?「知道自己還有個國家」,沒來過台灣、不知道台灣在哪裡,那看到國旗,就知道自己還有東西要守護。』

也因此,來到忠貞新村,隨處飄揚的國旗也成了一大特色。李福英表示,當時泰北孤軍是被限制在原始叢林中活動,沒有通關文書,哪裡都去不了,而且自生自滅、死了也沒人管。直到後來替泰國打了12年的仗,將泰國共產黨驅逐出境後,泰皇才將他們收留在金三角,同時取得身分證、獲得謀生發展的機會。

但是,即使現在金三角還有10萬孤軍後裔在泰北落葉、他鄉成故鄉,他們依然認為自己是台灣人。李福英說:『(原音)但是你知道金三角這些人,到現在還是覺得他們是台灣人,他們來台灣都說「回台灣」,從來不說「去台灣」。然後家裡面、像我們家,從以前到現在都一樣,就一個中華民國的國旗跟神主牌放在一起,整條街都一樣。中華民國的重大節慶,你看到金三角都滿坑滿谷的中華民國國旗在那邊飄揚。去年的329我有回去參加他們的運動會,哇,那個出場,第一個出來就是中華民國的國旗。你在旁邊看都會覺得,真的很動容。我們台灣常常在那邊族群啊、黨派啊,吵來吵去,我們心裡面真的五味雜陳哪!』

不容青史盡成灰 沒有一場戰役值得歌頌

除了父親是埋骨他鄉的異域孤軍將領,李福英的姊夫王根深也曾在1965年、僅僅15歲的年紀,就繼承父志,投身泰緬邊界的「光武部隊」,多次深入中國大陸執行情報工作,直到1975年受到國際壓力、裁撤光武部隊後,才在1979年來到忠貞新村。

不忍青史盡成灰,王根深積極籌建「異域故事館」,卻屢遭政府刁難,最後毅然決然自籌經費,終於在3年前興建完成這座專門紀念滇緬孤軍的文史館,裡頭還收藏了王根深擔任情報員時的各種工具。李福英說:『(原音)以前傳遞情報就是摩斯密碼,所以呢,他以前就是專門發摩斯密碼回台灣,跟台灣來聯絡的。所以呢,以前在我們家,摩斯密碼都是這樣藏的:放在甕裡面,然後埋在地上,放木炭是為了防潮。要發報的時候呢,要把這個甕一起拿到一個荒山野嶺,不能在家裡發,在一個山溝子裡面把情報發出去。』

除了發摩斯密碼的工具,還有各種情報員當時使用的滅音槍、鋼筆槍、掌心雷,甚至暗藏毒針的牙膏或藥膏,以及結合針孔照相機和打火機的高科技工具,讓我們這些身處和平世代的後人既驚奇又不寒而慄,深刻感受到戰場上,生死只在一線間。

也許這正是異域故事館董事長王根深何以要在館內的橫梁上,書寫著這幾個大字:「沒有一場戰役值得歌頌」、「金錢可以買到武器,但不能買到和平」!適逢當前兩岸情勢不佳、國內朝野紛擾之際,希望「異域故事館」可以帶給大家更多警示。

相關新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