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僑務電子報
:::

聖保羅舉辦228紀念活動 珍惜臺灣人權保障民主制度

2025-02-24
僑務新聞志工陳娟娟報導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Line 分享至X
給予愛星 89
參與臺灣巴西白色恐怖世代講座僑胞合影
參與臺灣巴西白色恐怖世代講座僑胞合影
主持人臺灣同鄉會會長莊海定與聖保羅文教中心主任尤正才
主持人臺灣同鄉會會長莊海定與聖保羅文教中心主任尤正才
聖保羅聲音影像博物館代表贈送紀念衫給謝如欣博士
聖保羅聲音影像博物館代表贈送紀念衫給謝如欣博士
現場觀眾用心聆聽
現場觀眾用心聆聽

巴西僑界為紀念228這一段歷史,2月22日在聖保羅文教中心舉辦演講活動,由臺巴藝術文化交流協會會長謝如欣博士主講「細說臺灣與巴西的白色恐怖世代」。活動由臺灣同鄉會會長莊海定主持,計有聖保羅文教中心主任尤正才、客家活動中心主任委員張永西、巴西華人資訊網創辦人支黃秀莉、聖保羅國際傑人會會長廖玉翠、巴西中文教學協會副會長趙士縈、僑務促進委員吳聖揚,以及遠從里約來到聖保羅的僑務諮詢委員胡雲光及僑務顧問蔡正美等僑胞鄉親約50人參加。

莊海定引言提到臺灣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民主,是走過一段艱辛的歷史;重新瞭解臺灣跟巴西所面對獨裁統治的歷程,並從中反思,才能深化民主的保護意識。謝如欣是專門研究巴西受壓迫者劇場的代表,相信對大家是一場精彩的歷史回顧。

謝如欣以母語歌曲《島嶼天光》帶入主題,提到巴西跟臺灣的歷史有共同點。1945年日本戰敗,臺灣被國民政府接收,在主政者陳儀的專制治理下,1947年發生不幸的228事件,人權受到極大壓迫,許多人甚至失去生命。她也列舉《悲情城市》、《不能離開的人》及《流麻溝十五號》等電影,透讓在場的人更了解臺灣的歷史背景。她提及巴西也曾經歷軍政白色恐怖時期,之後產生巴西的熱帶主義,一些藝術家流亡在外,透過音樂傳播心中的希望,直到1978才陸陸續續回到巴西的家。應邀參加的聖保羅聲音影像博物館負責人Giovani感謝謝如欣關注巴西歷史發展過程,自己也從演講中更加瞭解臺灣;他表示,自己所工作的聲音影像博物館就是涵蓋聲音影像的綜合博物館,推薦一些展覽歡迎大家前往參觀。

尤正才表示,透過臺灣、巴西的歷史我們可以瞭解到人權的重要性,因為許多人犧牲、奉獻跟奮鬥,我們才有今天人權保障的制度,也讓我們更加珍惜自由民主的可貴。支黃秀莉也提及民眾想要的就是安居樂業的生活,相信透過這場演講大家更加珍惜;來自里約的僑務諮詢委員胡雲光更是語重心長的請大家珍惜臺灣得來的民主。隨後全體大合照後,圓滿結束紀念228演講活動。

相關新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