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陳葦庭
環保署公告,7月1日起旅宿業得分階段限用一次性備品。早在疫情前,全台前三大桶裝水業者華生水資源,就投入2千萬元打造玻璃瓶裝水生產線,每月至少可為飯店業者減少2千公斤的碳排放。
輸送帶上排滿著玻璃瓶,一個個經毛刷清潔、洗滌,再填充蒸餾水,最後在無菌室中封蓋,每小時可生產2千瓶;一旁還有人正仔細檢查,以確保即將出貨的瓶蓋、瓶身不受損,準備送往台北文華東方、茹曦等知名飯店。
這裡,是年營收約2億元新台幣、全台前三大桶裝水公司,也是目前台灣唯一生產玻璃瓶裝水的華生水資源自動化生產線。2022年,華生更以玻璃瓶裝水,獲得國家品牌玉山獎傑出企業和最佳產品二個獎項,和輝瑞大藥廠、大成集團等知名企業並列。
「省下一個寶特瓶可減碳100公克,一間飯店每月少用2萬個寶特瓶,就可減碳2千公斤。」華生董事長胡端圓接受《今周刊》專訪時自信地說。
文華東方喚醒永續魂 60餘年老廠啟動產品大變革
表面上,華生搭上全球減塑永續潮,成功打響玻璃瓶裝水名號;但其實,早在疫情前,他們就投入逾2千萬元,在台北內湖科技園區打造玻璃瓶裝水產線。
明明玻璃瓶裝水的成本比寶特瓶高出近5成,生產效率又只有十分之一,加上台灣政府尚未限制旅宿業使用寶特瓶,為什麼華生仍願意大舉投入?
「(玻璃瓶裝水)真的吃力不討好,一開始我其實不太想做。」談及投入原因,胡端圓忍不住苦笑,直言本於社會公益才開發這項產品。
時間回到2018年,台北文華東方酒店在集團永續政策要求下,決定將寶特瓶裝水替換成玻璃瓶裝水,於是,他們找上成立60餘年的桶裝水業者華生,說服他們引進自動化設備,生產供應玻璃瓶裝的一次性飲用水。
如此一來,飯店房客使用完畢後,玻璃瓶可由廠商回收、沖洗再重新裝填,不只幫房客省去自己去飲水機裝水的麻煩,也可達到循環經濟效果。
「當時文華東方說,全台灣都找不到業者做,我想著我們有製造、服務能力,不如為社會盡一點力,」胡端圓還原當時情形。
他思考的是,華生的商業模式為生產、服務一條龍,除了有容器循環使用的產線,也在都會區自建車隊,以降低配送及回收容器成本和碳足跡,且建置玻璃瓶裝水設備,不只符合減碳潮流,也有機會將業務範圍擴及到旅宿業。
但,文華東方酒店集團是全世界最奢華的飯店品牌之一,要成為他們的供應商並不容易。胡端圓自承,雙方前前後後花了近2年的時間研發,光是玻璃瓶的模具,就改了4次之多。
他舉例,為了確保刷子能完整清洗瓶子每個角度,華生捨棄業界常見的瓶口直徑2.8公分規格,將瓶口擴大至3.8公分;瓶身厚度也做了加強,由200公克增至300公克,就是為了降低打破風險。
又如,為了避免鋁製瓶蓋刮傷消費者的手,他們也嘗試近十種款式,才選出有防刮材質的包材。「畢竟100個客人中,只要有一個被刮傷,業者就承擔不起,所以在磨合的過程中,我們也逐漸提高水準。」回憶起開發的過程,胡端圓笑稱是跟著客戶在壓力中成長。
他們沒想到,一場疫情,卻讓訂單一夕歸零。
疫情讓訂單一夕歸零 它用贊助策略闖出新路
「產品一做好就遇到疫情,結果硬生生卡了3年訂單才回流。」胡端圓不諱言,當時飯店業國際觀光客驟降,文華東方的客房更一度停止營運半年。眼看設備已經投入,華生決定贊助國內大型會議、講座,以推廣產品,近期更開發出客製化瓶身,滿足不同客戶需求。
目前,華生的客群主要為公司行號,較少一般消費者,而玻璃瓶裝水共有買斷的客製化瓶身,以及公版瓶身二種,瓶身加上裝填水的售價,和超商瓶裝水價格相當。「上架通路的錢,我省下來回饋給消費者,門檻低、好入手,產品才有機會普及。」胡端圓解釋著他的定價策略。
台北文華東方酒店採購協理鄭金花指出,華生從原料到回收都是一條龍服務,充分實踐循環經濟、物料再生精神,和集團的永續策略不謀而合,這也正是雙方能長期合作的關鍵。
隨著疫情趨緩、國境解封,加上環保署今年起推廣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華生玻璃瓶裝水的訂單也比疫情前多出逾50%,目前約占公司整體營收不到10%,還有不小成長空間。
胡端圓直言,玻璃瓶裝水的成本確實仍比寶特瓶高,不是每家飯店業者都願意買單,加上疫情後缺工,服務量能有限,因此玻璃瓶裝水至今尚未轉虧為盈,如何擴大市占率、助攻減碳同時也能開始獲利,仍是公司未來的一大挑戰。
(閱讀全文…https://bit.ly/44FLGkV)
更多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周刊》(第138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