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僑務電子報

:::

華語培育搖籃 海外華語第一品牌──台灣

2023-04-26
台灣光華雜誌授權提供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Line 分享至twitter
淡江大學華語中心提供
淡江大學華語中心提供
高等教育國際合作基金會副執行長張于忻認為,台灣比起其他國家,提供更優質的學華語的師資與教材,讓許多國外名校選擇與台灣合作。
高等教育國際合作基金會副執行長張于忻認為,台灣比起其他國家,提供更優質的學華語的師資與教材,讓許多國外名校選擇與台灣合作。
淡江大學華語中心推出各式客製化的華語課程。(淡江大學華語中心提供)
淡江大學華語中心推出各式客製化的華語課程。(淡江大學華語中心提供)
僑委會委員長徐佳青認為,台灣能承接全球學華語的市場需求
僑委會委員長徐佳青認為,台灣能承接全球學華語的市場需求
僑委會在海外的華語文中心肩負著傳承文化傳統與台灣優勢的任務。(僑委會提供)
僑委會在海外的華語文中心肩負著傳承文化傳統與台灣優勢的任務。(僑委會提供)
海外僑校的華語課程,課程設計活潑,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僑委會提供)
海外僑校的華語課程,課程設計活潑,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僑委會提供)
淡江大學華語中心提供
淡江大學華語中心提供
到台灣學華語,連帶可以增加對台灣人文、地理與社會脈絡有進一步的了解。(僑委會提供)
到台灣學華語,連帶可以增加對台灣人文、地理與社會脈絡有進一步的了解。(僑委會提供)
不同程度、語言版本的華語教材
不同程度、語言版本的華語教材

有許多人認為「華語」是世界上最難學習的語言之一。但是你知道嗎?只要學習3,100個漢字,就可以具備像母語人士的華語能力。

因應全球升溫的「華語熱」,教育部推出「華語教育2025計畫」,聯合相關單位組成「華語國家隊」,為想學華語的國際友人,或是從事華語教學的老師與機構,建置一系列的「工具包」,包括只要學習3,100個漢字的華語基準、對接國際標準的華語文能力測驗,以及分齡、分程度的數位學習資源與教材,全力打造台灣成為世界華語的重鎮。

台灣財團法人高等教育國際合作基金會副執行長張于忻指出,全球約有11.18億人使用華語,扣掉以華語為母語的9.2億人,顯示全球有1.9億人有學華語的需要。

但是,學華語是否要花上一年半載?或是必須成為學校正式的學生才可以學習?

 

輕鬆入門學華語

打開「華語101」 App,點上「How much does this cost?」(請問這個多少錢?)就會出現由女聲或男聲發音的「Qǐngwèn zhège duōshǎo qián?」這款適合完全沒有華語基礎者使用的「華語101」,網頁版已累積30萬使用人次,前三名的使用國家來自日、韓、美;App版有1.7萬人使用。

「這些線上資源,證明學華語沒有想像中難,而且不是高不可攀。」負責編纂《華語101》教材的張于忻說,這個教材的使用者遍及來台旅遊的外國遊客;App版尤其受到東南亞國家民眾的歡迎,其中第一名使用者是緬甸,因為在緬甸具備華語能力的人更好找工作;在泰國,會講華語的人薪水可以增加2,000~3000泰銖(約新台幣1,800元~2,600元)。

此外,「300句說華語」教材(Mandarin in 300 Sentences)新手可以現學現用;「零到一學華語」(Learning Chinese: Start from Scratch)則適合有點中文基礎的人;想了解台灣文化,可以選擇「可愛的臺灣」、「FLTA華語自學繪本書」(FLTA Story Book Series),這些免費的自學資源,全部彙整在「學華語到臺灣」專區(lmit.edu.tw/zh/),同時提供十種語言的版本,累計兩年來超過250萬人次造訪。還有僑委會針對不同語系、年齡層所推出的教材,例如「學華語向前走」、「來!學華語」,可在「全球華文網」(www.huayuworld.org)找到。

 

來台灣學華語

這些線上資源,除了提供來台短暫停留的外國人即時即用外,希望藉此吸引有興趣學華語的人士,進一步來台灣學華語,或是報名線上課程。不少美國的家長在網上看到這些資源,主動詢問,利用寒暑假送小孩來台灣學華語。

台灣60多所華語文中心祭出彈性學制、多元課程,甚至客製化學生的需求,搭配書法、國畫、功夫等文化課程,讓學生到台灣學華語,有豐富的體驗與收獲。

例如最老牌的台師大國語教學中心,春夏秋冬的學季班、短期班各種班別都有。「很多人不知道,現今美國大學教華語的老師,大多在台灣學過中文,是台師大培育出來的。」張于忻說。而台灣大學專精短期有效的華語教學,從口說帶動聽、讀、寫的能力,吸引美國長春藤名校的學生前來進修。

招生規模第二大的淡江大學華語中心,除了祭出獎學金、個別輔導課吸引學生外,更採用數位教學,運用七所學校共同開發的《時代華語》教材,不只可以考用合一,十分適合用於海外推廣,藉此銜接海外的華語教學。

淡大華語中心主任周湘華指出,美國國務院、國防部等美國政府機構每年派來的學生,能在八周課程後,聽出老人、小孩不同腔調發出的華語,連跳兩級,通過美國的「口語能力測驗」(Oral Proficiency Interview),證明台灣華語師資之優良,連安排旅伴、文化課程等生活照顧都考慮周到。

 

學華語,台灣有優勢

新上任的僑委會委員長徐佳青指出,台灣具有民主自由、多元文化與靈活的教育資源,真正要學華語的人一定要來台灣。她認為,台灣具有三大優勢:第一是台灣使用正體字,學正體字才能充分讀懂古典文學,了解古文物;第二是學習的效率,學正體字可能一開始比較困難,「我在海外讀書時發現,中國學生讀不了正體字,但是我們一下子就能看懂簡化字。」她強調,學正體字才能事半功倍,輕鬆讀懂簡化字。

語言是載體,承載許多文化的內容,她舉例,僑委會的教材因應時代的變化有所調整,例如男生不會都在操場打球,女生都在樹下聊天;爸爸不會永遠都在上班,媽媽不會永遠都在煮飯,現實社會是兩人都在上班,一起分擔照顧子女的責任,體現性別平等的普世價值。「這也是台灣的優勢,對同樣重視這些價值的國際友人來說,台灣自由民主的價值,多元文化,讓國際友人更容易融入學習中。」

20年前即在海外教華語的張于忻也認為,台灣最難能可貴的是兼容並蓄,可以接受不同的文化與思想。華語──Mandarin,不是只專屬於中國人的語言,港澳、東南亞、新加坡等地都有人說華語,只是略有差異。重要的是,台灣所訓練的華語老師,要求具有跨文化的教學能力,能夠理解與尊重不同學生的文化,尊重彼此的差異。

台灣擁有民主、自由、安全的社會氛圍,加上台灣正體字、簡化字都可以教,這是讓台灣華語老師在海外受歡迎的原因。

 

建構學華語的基礎工程

教育部為了打造台灣是世界華語中心,推出2025計畫,更進一步建立可以放諸四海應用的華語文教學系統,這個在去年九月問世的「華語文能力基準應用參考指引」,是對應《臺灣華語文能力基準》(Taiwan Benchmarks for the Chinese Language,簡稱TBCL) 所研發。

張于忻解釋,漢字有上萬個字,但這個系統經過「國家教育研究院」(簡稱「國教院」)多年的研究,整理出只要學習3,100個漢字,組合成14,425個詞彙,就基本具備母語人士的華語能力。

國教院所建立的搜尋網站,可以進行詞彙、語法、同義詞或反義詞的搜尋,提供給全球的華語教師製作教材、測驗使用,進而應用在教學中。

如何知道自己的中文程度如何?可以透過華語文能力測驗(簡稱「快篩系統2.0」得知,國家華語測驗推動工作委員會(簡稱「華測會」)於今年推出免費快篩系統模擬測驗(https://cloudmock.sc-top.org.tw/m/),可於30分鐘內測出中文聽力或閱讀的程度。連同語料庫、課程指引、線上課程等,組成「華語國家隊工具箱」,正積極向全球推廣使用。

 

雙管齊下,送華語到世界

為了推動台灣成為學華語的重鎮,教育部與僑委會加強馬力,雙管齊下,向全球推廣華語教育。

去年8月,教育部委託高等教育國際合作基金會承接臺灣華語教育資源中心,進行跨部會協調,整合全國近90處華語文教育機構的資源,向全球推廣華語。

如何吸引全世界的人來學華語,台灣提供各式的獎學金及計畫,如華語文獎學金、校對校合作的「優華語計劃」獎學金、短期學生團補助等,吸引歐美人士來台灣學華語。例如2022年就有7,022名學生,來到台灣的大學附設的華語中心;由中原大學、成功大學與文藻大學組成的薦送團隊,去年派出100多位華語老師到印尼、泰國、越南等國教華語,未來還會再擴大辦理。

身為第一批派到國外教華語的張于忻說,以前在海外教學單打獨鬥,現今台灣除了增加華師到海外的津貼,教育部與僑委會更提供培訓,精進教學能力,學生有進步,教學就能有成就感。

僑委會台灣華語文學習中心(以下簡稱「華語文中心」)2021年正式上路,2023年已成立66所,其中,美國有54所,歐洲有9個國家共12個華語文中心。委員長徐佳青說,未來四年內計劃設立100所,並且擴展到大洋洲、亞洲。華語文中心主要的對象,並非以華語為母語的人,而是當地18歲以上的國際友人。

徐佳青去年走訪歐洲時,向德國漢堡台灣華語文學習中心建議,為當地的工程師開設一門學華語專班,因為台灣現在正積極發展風力發電,有許多工程師需要到台灣工作半年至一年,先學華語,可以讓他們到台灣時派上用場。

無獨有偶,生產全球市佔率最高的捷安特腳踏車──台灣巨大公司,除了荷蘭廠,在匈牙利設置歐洲第二大廠,廠中有許多來自東歐的勞工,語言溝通常是管理上的挑戰。徐佳青經駐匈牙利台北代表處大使劉世忠的安排,至巨大參觀時提議,為當地人資管理等幹部開設華語課程,也可以做為員工福利,由僑委會華語文中心支援老師授課。

「台灣能夠承接住學華語市場的需求。」徐佳青認為,除了台灣因為經濟發展、海外設廠,產生許多學華語的需要外,華語人才的缺口一直在擴大。

徐佳青說,30年前,因為在德國讀書,趁機旅行了20多個國家,當時很少人知道台灣;去年,她出訪歐洲二次、共12個國家時,所到之處,感受到各國官員與民眾對台灣的友善,並且關心台灣,無一例外,讓她內心十分激動。台灣因為捐助口罩、生產晶片的能力、俄烏戰爭引發對台海局勢的重視,在全球市場上起了重要的變化,全球能見度很高,連美國加州一個市政府都歡迎台灣去開學華語的「市府班」。她強調:「因為台灣不斷累積,早已準備好,Taiwan can help,要學華語,可以找台灣。」

 

延伸閱讀:

到台灣,森呼吸 領受山林療癒之心

餐桌上的保種運動 打造糧食的「挪亞方舟」

相關新聞

top